包茅山

三脊不供谁缩酒,六千地总付秦黔。

青茅常共荆州在,罪与齐桓数到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胄所作的《包茅山》。诗中描绘了包茅山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古代政治风云的感慨。

首句“三脊不供谁缩酒”,以“三脊”象征包茅山的地理位置,暗示其在古代可能作为某种仪式或祭祀的场所,但如今已不再承担这样的功能,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次句“六千地总付秦黔”,“六千地”指包茅山所在区域的广阔土地,这里通过“秦黔”二字,既点明了包茅山与秦、黔两地的历史关联,也暗含了古代政权更迭的沧桑变化。

接着,“青茅常共荆州在”,将包茅山与荆州相提并论,荆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通过“青茅”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包茅山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历史的恒久与不变。

最后,“罪与齐桓数到今”,将包茅山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相联系,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霸主之一,这里的“罪”字,可能是借指历史上的某种过错或遗憾,强调了包茅山与历史人物、事件的关联,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包茅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6)

唐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果化州

花引醒眸鸟叫愁,荒夷岁晚亦寄游。

黄茅紫磴疑无路,一抹烟开果化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喜鹊

横斜银汉仙桥远,派衍金笼海国赊。

地气北来知世运,喳喳传喜遍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曾甘嘉庆醉房陵,土果羞将向客称。

酒色春浓聊自媚,醯浆腊酿只人憎。

敢于老氏誇宗派,疑与曹公是裔仍。

盛夏令人思京国,玉沈冰碗破烦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谢张挥使翼翱见惠蒲萄

水晶数颗带枝新,折赠惊添岛屿春。

色莹紫霞珠帐雾,味空甘露海林珍。

荔枝上馆迎佳客,玳瑁先朝认故人。

却恨口乾无得遗,手拈那觉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