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嵇康诗二首(其二)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

三仁不齐迹,贵在等贤踪。

众鸟群相追,鸷鸟独无双。

何必相呴濡,江海自从容。

愿各保遐年,有缘复来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君子之交的深刻哲理为线索,描绘了友谊与道德的高尚境界。开篇即点明君子之间的交往并非基于频繁的相聚,而是基于共同的道德理念和相互尊重。诗人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遵循着明确的法则,无论距离远近,都应保持一致的标准,体现了对公平与和谐的追求。

接着,通过“三仁不齐迹,贵在等贤踪”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三位仁人(如孔子、孟子、墨子等)的不同时代背景与共同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强调了在不同时间、空间中,贤者们追求卓越、坚守正义的精神是一致的。这种精神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众鸟群相追,鸷鸟独无双”则运用自然界的比喻,众鸟象征着芸芸众生,它们可能追逐相似的目标,但真正的独特与卓越,如同猛禽一般,只能由一人或少数几人实现。这不仅指出了个人在群体中的独特价值,也暗示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个人的努力与坚持至关重要。

“何必相呴濡,江海自从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真正的友谊与合作无需过分依赖表面的亲密或频繁的互动,就像江海容纳万物一样,深厚而从容。这种关系是内在的、持久的,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最后,“愿各保遐年,有缘复来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久友谊的祝愿,希望彼此都能保持长寿,并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相聚。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充满了乐观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子之交、道德追求、个人独特性、友谊与合作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公正、自由等价值观的向往。

收录诗词(2)

郭遐叔(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嵇康诗二首(其一)

旦发温泉庐,夕宿宣阳城。

顾眄怀惆怅,言思我友生。

会遇一何幸,及子遘欢情。

交际虽未久,思爱发中诚。

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

隋珠岂不曜,雕莹启光荣。

与子犹兰石,坚芳互相成。

庶几弘古道,伐檀俟河清。

不谓中离别,飘飘然远征。

临舆执手诀,良诲一何精。

佳言盈我耳,援带以自铭。

唐虞旷千载,三代不我并。

洙泗久已往,微言谁为听。

曾参易箦毙,仲由结其缨。

晋楚安足慕,屡空守以贞。

潜龙尚泥蟠,神龟隐其灵。

庶保吾子言,养真以全生。

东野多所患,暂往不久停。

幸子无损思,逍遥以自宁。

形式: 古风

答嵇康诗二首(其二)

双美不易居,嘉会故难常。

爰自憩斯土,与子遘兰芳。

常愿永游集,拊翼同回翔。

不悟卒永离,一别为异乡。

四牡一何速,征人去路长。

顾步怀想像,游目屡太行。

抚轸增叹息,念子安能忘。

恬和为道基,老氏恶强梁。

患至有身灾,荣子知所康。

蟠龟实可乐,明戒在刳肠。

新诗何笃穆,申咏增恺忨。

舒检诏良讯,终然永厌藏。

还誓必不食,复得同林房。

愿子荡忧虑,无以情自伤。

候路忘所次,聊以酬来章。

形式: 古风

代秋胡歌诗(其七)

徘徊钟山。息驾于层城。徘徊钟山。息驾于层城。

上荫华盖。下采若英。受道王母。遂升紫庭。

逍遥天衢。千载长生。歌以言之。徘徊于层城。

形式: 古风

病中述怀十首(其四)

端坐一室内,默参玄化机。

玉宇正寥廓,金飙亦凄其。

寒暑互来往,晨兴聿授衣。

人生百年中,谅非金石姿。

乃欲图不朽,弗修竟何为。

齐侯马千驷,颜子恒抱饥。

孰知千载后,嗷嗷纷是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