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潭柘寺与同游诸子拈韵分得佳字

劳踪不补平生事,博得缁尘污六街。

独对西山寻晚约,要令今夕属吾侪。

曾知花径因谁扫,未寤茅庵此处佳。

凉月疏星试回望,宣南灯火夜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一生忙碌却无补于事,只换来满身尘埃染污了街头。
独自面对西山寻找傍晚的约定,希望今晚能属于我们这群人。
曾听说花径是谁来打扫,却未曾料到这茅庵之地如此宜人。
在清凉的月光和稀疏的星光下回头望去,宣南的灯火照亮了无尽的夜晚。

注释

劳踪:一生忙碌。
不补:无补于。
平生事:一生的事务。
博得:换来。
缁尘:黑色尘埃,常用来比喻世俗的污垢。
污六街:染污了整个街道。
独对:独自面对。
西山:西方的山。
寻晚约:寻找傍晚的约定。
今夕:今晚。
吾侪:我们这些人。
花径:小路,这里指代美好的地方。
因谁扫:由谁来打扫。
未寤:未曾想到。
茅庵:简陋的草屋,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处。
此处佳:这个地方很好。
凉月:清凉的月亮。
疏星:稀疏的星星。
试回望:试着回头看看。
宣南:宣城南部(古代地名)。
灯火:夜晚的灯光。
夜无涯:夜晚无边无际。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寄托深远、情感丰富的山水田园诗。诗人以第一人称"我"字,表达了自己对于平生所做之事不再追悔,不再在尘世间寻找虚幻的成就,只愿意将心中的烦恼和尘埃抛撒在六条大街上。

"独对西山寻晚约,要令今夕属吾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西山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让这夜晚成为我自己的人生节奏。

"曾知花径因谁扫,未寤茅庵此处佳。" 这里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一种回顾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目前所在之地——茅庵的喜爱与赞美。

最后两句"凉月疏星试回望,宣南灯火夜无涯。" 则是在描绘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通过对月亮、星辰和灯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超然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干三公亭

三公伟绩绝前尘,千古凌烟向月明。

剪尽甘棠杀风景,遗民犹记旧亭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说谜三绝(其一)帘

满身珠翠间花钿,舞到梁州最可怜。

一捻宫腰如束素,清风明月画堂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说谜三绝(其三)梭

奔波来往一生忙,方寸包藏不可量。

用尽心机还骨立,为他人作嫁衣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赵同叔开轩植竹以自娱乐诸公虽为赋诗而未尝有见之者某不日北归同叔亦为楚令尹矣诗以馈之(其一)

手种琅玕翠竹行,幽窗一见自心凉。

君家有此扬州鹤,倦客无由对一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