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六)药

采药何尝走百城,一茎拈起可怜生。

有无甲乙更相代,杀活同时却两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药”为题,借物喻人,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通过“采药”这一行为,诗人将人生比作寻找良药的过程,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人们追求真理、正义或理想状态的不易。

“采药何尝走百城”,开篇即以“走百城”象征人生的艰辛与探索,暗示在寻求真理或理想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跨越重重困难,付出巨大努力。“一茎拈起可怜生”,则以“一茎”比喻个人或小群体的力量微弱,即使在艰难中挣扎求生,也显得可怜。这里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暗含对社会环境的批判。

“有无甲乙更相代”,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的矛盾与变迁,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之间的交替更迭,如同自然界万物的生灭更替。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流动性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杀活同时却两行”,最后两句则以鲜明的对比,描绘了生命与死亡并存的现实。一方面,生命在不断创造与延续;另一方面,死亡也在无声地吞噬着一切。这两行看似对立,实则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完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药”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对社会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七)钱

阿堵于今日以纷,临风荷叶舞轻云。

空囊自笑长汀子,何处逢人乞一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八)柴

运水搬柴太瘦生,幞头著价更纵横。

庞公应被天然笑,佛殿何须草数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九)绵

黄绵袄子易经过,夜坐其如彻骨何。

我手倘然同佛手,袖中少许是兜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十)菜

携筐入市价难酬,薄暮无鱼归去休。

岂是悬丝空钓月,金鳞昨夜又离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