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癸未中秋

霓节行空,映万顷玉烟,伫寒凝白。

素辉多处,知在谁家瑶席。

有人正、伤别伤秋,剩趁歌伴酒,翠鬟偷泣。

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

寻思十年梦影,够教人瘦损,教人凄恻。

那堪羽裳曲改,银桥尘隔。

莽天涯、冷蓬乱荻,都不是、瀛壶旧色。

悲调漫擪,残枝外、何限惊翮。

形式:

鉴赏

这首《三部乐》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刘永济所作,描绘了癸未年中秋节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开篇“霓节行空,映万顷玉烟,伫寒凝白”,以空中飘动的霓裳与月光下的玉烟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素辉多处,知在谁家瑶席”一句,将目光转向人间,暗示着佳节之夜,无论何处都洋溢着欢聚的气氛,但同时也暗含着对离人的思念。

“有人正、伤别伤秋,剩趁歌伴酒,翠鬟偷泣”描绘了一幅女子在节日中因思念远方亲人而黯然神伤的画面,通过“剩趁歌伴酒”和“翠鬟偷泣”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甚时说与,雁断鱼沉消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以及对通信中断的无奈与哀愁。

接下来的“寻思十年梦影,够教人瘦损,教人凄恻”则将时间拉长,从眼前的中秋之夜延伸至过去的十年,强调了思念之深,以至于让人心力交瘁,情感凄凉。

“那堪羽裳曲改,银桥尘隔”两句,通过“羽裳曲改”和“银桥尘隔”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莽天涯、冷蓬乱荻,都不是、瀛壶旧色”一句,将思绪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指出即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无法找到往日的宁静与美好,进一步强化了主题的哀愁与失落感。

“悲调漫擪,残枝外、何限惊翮”则以音乐的悲凉与自然界中鸟儿的惊飞,作为收尾,寓意深远,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社会、时代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三部乐》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离别、思念、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甲申五十七岁

停云待雨,漠漠春无主。

昨日思量今日误,鱼浪赚人良苦。

愁来无绪无端,有谁妙解连环。

些子东风残梦,如何尔许萦牵。

形式:

清平乐

拌花猛雨,檐溜春江注。

会有蛟龙移洞府,声势欲摇山去。

朝来岩壑依前,风光倍觉新妍。

读罢南华秋水,翛然一枕清眠。

形式:

祝英台近

酒迷天,尘换劫,情在奈何许。

些蕙骚兰,都是梦中语。

那堪残夜幽蛩,遥空悲角,总搀入客窗风雨。

向谁诉,便教翻倒天池,相期恐终误。

疑雨疑云,心事乱于絮。

可怜舞恣歌酣,绝无青鸟,敢飞近春人尊俎。

形式:

浪淘沙.衡阳之役,闻方军苦战四十七昼夜,将士伤亡殆尽,而援军不至,词以哀之

风雨卧天涯,凄断金笳。故山从此战云遮。

莫向蒿藜寻败壁,雁也无家。

残垒跕饥鸦,白骨叉牙。苌弘怨血晕秋花。

新鬼烦冤旧鬼哭,无尽虫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