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次韵前人见寄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文学的热爱。
首句“羡公铃閤绝纤尘”以“公”指称友人,赞誉其官署清静,远离世俗纷扰,体现出对友人官场生活的羡慕与向往。接下来,“顾我何尝德被人”则转而自谦,表示自己未能惠及他人,德行不彰,与友人的高洁形成对比。
“讼牍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两句,通过“讼牍”与“诗筒”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日常忙碌于政务与诉讼之间,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却在秋日的新诗到来时得到满足与喜悦。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职业特性,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享受。
“白头未许还官政,紫诏频烦慰老臣”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不愿轻易放弃官职,表明了对职责与权力的尊重;另一方面,频繁收到皇帝的诏书,也反映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地位与责任。
最后,“一去蓬莱已踰岁,梦魂长到十洲春”两句,以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和十洲春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这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如同仙境一般,永远充满生机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官场、自然与文学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