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苦雨花无色与香,送春叶漫绿和黄。
蚕声百鸟飞鸣少,遽听催归叫夜长。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景象的诗句,通过对雨、花、叶和鸟鸣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感慨和不舍。
“苦雨花无色与香”一句中,“苦雨”指的是连绵不断的细雨,这种雨水虽然湿润了大地,但却也削弱了花朵的色泽和芬芳,使得花失去了原有的鲜艳与香气,表现出春天即将过去的凄凉感。
“送春叶漫绿和黄”则是对树木生长变化的一种描写。随着春去夏来,新叶渐渐茂盛,而老叶则逐渐变黄飘落。这一句通过对比鲜绿与枯黄之间的色彩差异,传达了时间流转和生命轮回的主题。
“蚕声百鸟飞鸣少”中的“蚕声”形容细雨声响,如同蚕虫啃食叶片的声音,而“百鸟飞鸣少”则表明随着春天的结束,昔日纷飞争鸣的鸟儿也渐渐安静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活跃地鸣叫。这两者结合起来,强化了诗中对春末景象的描绘。
“遽听催归叫夜长”一句,通过“遽听”表达一种突然间的感受,而“催归叫夜长”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即使夜晚似乎也被拉长了,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深沉。这里的“催归”暗含着春天不再,夜色加重,促使人们回家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一种复杂情感,是对生命中美好时光流逝不舍的一种抒情。
不详
一字道夫。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鸣蛙一部不虚鸣,知为农人奏乐声。
一岁勤劳方此始,侑他南亩馌时情。
木落叶栖风,阵阵着肌体。
应忆故园花,欲开为寒止。
远山没云烟,不辨形与色。
茫如天下垂,前路不可得。
浓烟笼远岫,望眼如昏花。
欲暮还欲雨,行人始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