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行四首为于大夫子冲赋(其四)

边烽传大漠,一剑夜临关。

鸟道千重戍,龙城万仞山。

降兵旗下出,侯骑雪中还。

苦乐行间事,魂销壮士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战争的残酷现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关的紧张氛围和战士们的英勇与悲壮。

首句“边烽传大漠”,开篇即以烽火连天的景象勾勒出边疆的紧张局势,烽火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上蔓延,预示着战事的紧迫。接着,“一剑夜临关”描绘了战士们在夜晚挺身而出,面对敌人的勇猛形象,剑光闪烁,映照出他们的决心与勇气。

“鸟道千重戍,龙城万仞山”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边关的险峻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千重鸟道蜿蜒曲折,连接着重重关隘;龙城之上,万仞高山耸立,象征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与挑战。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边关的险恶,也暗示了战争的艰巨与艰难。

“降兵旗下出,侯骑雪中还”描绘了战后的场景。降兵在旗帜下走出战场,而巡逻的骑兵则在雪地中归来,这一对比,既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展现了士兵们在胜利后的疲惫与喜悦。同时,雪中的归骑也增添了一抹凄凉之感,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

最后,“苦乐行间事,魂销壮士颜”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们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在这场充满苦与乐的斗争中,战士们的面容透露出的不仅仅是疲惫,更有对生命的渴望与对胜利的执着。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关景象、战争场面及士兵心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边防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士们英勇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奉寄李北山先生四首(其一)

当代论骚雅,公存大国风。

源流千古见,才俊一时空。

岁月鸳行外,江湖鹤发中。

倚天长剑在,犹觉气成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奉寄李北山先生四首(其二)

先朝老法从,白首卧岩阿。

避世交游简,藏山论著多。

醒酬渔父问,醉倚雪儿歌。

大有餐霞秘,红颜盛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奉寄李北山先生四首(其三)

雅道何寥廓,时名易陆沉。

不因今日论,宁见异时心。

剪拂千金价,宫商万籁音。

故交芜没久,亦许附词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奉寄李北山先生四首(其四)

龙门何日御,流想碧山隅。

文雅从先进,声名避大巫。

白云康乐墅,春酒步兵厨。

早晚抽簪去,能容绛帐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