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检讨引高南归

新雨不成泥,軥舟树上啼。

征夫怀远路,家在大湖西。

别家今几度,杨柳江边树。

念乡车轮下,渐是中年路。

万事中年尚可期,人生且莫长别离。

长别离,向何方,九河落花晴浦香。

玉雎斑斑凫乳黄,南望不见二高堂,奈此游子思故乡。

我家萧君济世早,功成身退合天道。

当时未必去者贤,挽不回之卧烟岛。

后来亲阅亏成事,始识从初去时好。

我不能赤手缚虹霓,又不能委身同草木。

生逢尧舜时,肯受泥涂辱。

昨者误奋龙门雷,蝘蜓嘲之自云足。

忧者举觞酬白日,惟有皇天照空谷。

张公云,吴江生,我有千载意,不羡身后名。

为君写作送行曲,曲中摧曳难为情。

君行不听,我意不平。

明日买船棹秋声,送秋东下窥沧瀛。

飘然如去白玉京,须君禹穴相逢迎。

相见不见须相待,客行虽迟心不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萧检讨引高南归》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首句“新雨不成泥,軥舟树上啼”,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雨未形成泥泞,树上的鸟儿啼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征夫怀远路,家在大湖西”点明了友人即将远行,心中满是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别家今几度,杨柳江边树”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江边杨柳的生长,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离别不易的感慨。接下来,“念乡车轮下,渐是中年路”则进一步强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离乡背井的艰辛与无奈。

“万事中年尚可期,人生且莫长别离”两句,诗人鼓励友人,尽管中年生活充满挑战,但仍有希望,切勿让长久的离别成为人生的常态。随后,“长别离,向何方,九河落花晴浦香”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景象,九河之水带着落花,晴日下的水面上弥漫着香气,既美丽又略带凄凉。

“玉雎斑斑凫乳黄,南望不见二高堂,奈此游子思故乡”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最后,“我家萧君济世早,功成身退合天道”赞美了友人早年的功绩与后来的明智选择,体现了对友人智慧与品德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刘希夔丁忧还乡作此送之

我有一斗酒,青天洒浮云。

浮云散尽月光醉,天地与我同氤氲。

我有一掬泪,送君归洒文江波。

人生禄仕为亲养,得禄亲丧将奈何。

去年八月秋风清,我尚衰麻辞玉京。

匆匆流电别乡里,蚤夜载笔趋承明。

今年八月送君归,忍着衰麻更彩衣。

寄言具庆高堂者,莫遣徒为风木悲。

形式: 古风

送友人载入蜀

昔年君去西川时,白头慈母纫征衣。

衣成五彩相陆离,出门意气生光辉。

扁舟溯尽瞿塘险,料想一险一度思庭闱。

白头慈母中夜叹,严父寄书令子归。

归来复向西川去,相看又作明年期。

人生倏忽百年内,春叶青青秋已稀。

辞亲掩卷怀李密,酒酣击筑思渐离。

丈夫孝子俱可怜,明年与君重相违。

君行慷慨当恐惧,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父母许尔行勿疑。

形式: 古风

送杨教授之邵武

昔在匡山下,杏花手自栽。

杏花绕天发,先生归去来。

归来双阙下,故人满京华。

争修荐剡非所欲,东望闽海回云车。

铜章四寸郡文学,夏楚不用施方略。

诚能动物物皆春,人间无如教官乐。

皋比坐拥春风喧,服事弟子来如泉。

问咨唯喏皆圣贤,教官之乐不可言,为尔再赋菁莪篇。

形式: 古风

望潜山歌

东望望见九华远,西望望见潜山高。

江中洲渚不可数,但觉万舰春云涛。

前船远似飞沙起,后船烟中来似蚁。

人生快意如此时,顺风微波日千里。

安庆城池居要冲,一掬之地能消万古之英雄。

纷纷谁可掇将去,恨血不染江波红。

惟有龙眠老居士,画得山川及文字。

更有余忠宣公百战死,荆扬夜夜天光紫。

乔家泪滴江水浑,红颜得失何足论。

三千年事堪消魂,举气嘘天天亦昏。

幸遇太平息征战,却忆先皇泪如霰。

吞声踯躅愁云屯,仰视红日东方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