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湖上美人弹玉筝,小莺飞度绿窗楞。
沈郎虽病多情在,倦倚屏山不厌听。
这首《竹枝词》由元代诗人萨都剌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图景。诗中以“湖上美人弹玉筝”开篇,巧妙地将女子的优雅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玉筝之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和声,增添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小莺飞度绿窗楞”,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小鸟在绿树间穿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后两句“沈郎虽病多情在,倦倚屏山不厌听”,则通过一个病态男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沈郎虽然身体欠佳,但心中仍存多情,对湖畔女子弹奏的音乐无法自拔,即使疲倦,也愿意倚靠屏风继续聆听。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不仅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柔一面,也体现了艺术对于心灵的抚慰作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美好景象以及人物的情感世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涌金门外上湖船,狂客风流忆往年。
十八女儿摇艇子,隔船笑掷买花钱。
少年豪饮醉忘归,不觉湖船旋旋移。
水面夜凉银烛小,越娘低唱月生眉。
紫骝骄蹋落花泥,二月江城雨过时。
拂晓市河春水满,小船多半载吴姬。
惜春曾向吴船宿,酒渴吴姬夜破橙。
蓦听郎君呼小字,转头含笑背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