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双松堂呈薛监簿

宿觉山中有双松,一朝劫烬鳞鬣空。

端明堂前有双松,至今古色摩苍穹。

此物受命本千岁,扶持若有神始终。

天留贞质表文献,厖言幻学宁女容。

昔贤种松如种德,柯叶馀事根本丰。

百年封植雨露饱,厥声大肆鸣笙镛。

掀髯相视雪贸贸,拥盖对立云童童。

不知天地有黄落,玄冥失柄春无功。

闻孙峨冠立松下,典刑如侍乾淳翁。

昂藏见谓廊庙具,夭矫亦有山林风。

棱棱铁面不可犯,麾去秦爵如飞蓬。

綵衣奉酒列清影,森森头角皆虬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赋双松堂呈薛监簿》,通过对双松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志向。诗中首先描述了两棵松树在山中的遭遇和端明堂前的屹立,强调它们历经沧桑而依然苍翠挺拔,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和长久的寿命。接着,诗人将松树比喻为贤人种下的美德,寓意其根基深厚,经风雨洗礼后愈发壮大。

诗中提到“天留贞质表文献”,赞美松树的坚贞品质,象征着忠诚和正直,同时也暗指历史的见证者。诗人以孙氏峨冠立于松下,形象地展现出后辈对先贤精神的敬仰,以及双松堂作为教育和传承的场所。松树的威严与风采,既有廊庙之才的昂藏,又有山林之气的夭矫,体现了人格的刚毅和自由。

最后,诗人以“棱棱铁面不可犯”形容松树的威严,以“麾去秦爵如飞蓬”表达对权势的蔑视,而“綵衣奉酒列清影,森森头角皆虬龙”则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将松树人格化,赋予其神话般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双松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赋冬岭孤松得秀字

灵丹九转无仙授,槁色千林何可救。

冻蛟出壑苍髯秀,劲气独与玄冥斗。

秦官五辈空遗臭,陶径单传无别胄。

天寒落日啼猿狖,如见襄阳古耆旧。

花开花谢当春昼,蒲柳迎秋唯恐后。

此地不知黄落候,一盖高风撑宇宙。

贞心耿耿神明佑,六阴虽朋不敢寇。

朔风扬威雪贸贸,君子之伤君子守。

明堂一柱难独搆,青牛伏龟千岁寿。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赋梅一花得使字

玄冥雨霜叶槁地,谁为乾坤挽仁气。

苔枝老丑春力微,绡出蛟宫剪初试。

芳信不消三两点,已压春风二十四。

百花头上头更高,空谷天寒弄幽致。

太素忽开浑沌苞,阳奇首泄河图秘。

山林骨格知无双,冰雪精神真寡二。

道人纸帐卧江月,却爱独清同此意。

浅波照影自相耦,忆向孤山作春事。

斜阳冻蝶愁未知,海上先锋青鸟使。

形式: 古风

新丰道中

长飙卷炎埃,澄空出秋素。

迢迢铁瓮城,回首隔苍雾。

酒帘飏荒市,笳鼓发深戍。

倚篷问舟人,云是新丰路。

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半渡。

不见抱琴人,斜阳在高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新晴偶出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为寻僧出竹扉。

风动松枝山鹊语,雪消菜甲野虫飞。

看花春入桄榔杖,听瀑寒生薜荔衣。

古寺无人云漠漠,溪行唤得小船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