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阳山

翠微直上共游翱,万里寒光拂佩刀。

象马参差悬古石,龙蛇结屈下奔涛。

浮云不断峰阴合,旭日相将海气高。

回首蛮荒天地老,独怜铜柱古□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那阳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句“翠微直上共游翱”,以“翠微”形容山色之青翠,以“翱”字展现游者在山中自由飞翔的想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万里寒光拂佩刀”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山间寒光比作拂过佩刀的光芒,既展现了山的辽阔,也暗示了其冷峻之美。

“象马参差悬古石,龙蛇结屈下奔涛”两句,通过“象马”、“古石”、“龙蛇”、“奔涛”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生动活力。其中,“龙蛇结屈”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蜿蜒曲折,而“奔涛”则象征着山下江河的澎湃力量。

“浮云不断峰阴合,旭日相将海气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山景的描绘。前句以“浮云”与“峰阴”相对,表现了山峰的幽深与云雾缭绕的景象;后句则以“旭日”与“海气”相连,不仅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

最后,“回首蛮荒天地老,独怜铜柱古□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阳山古老历史的感慨与敬仰。通过“蛮荒”与“天地老”对比,突出了山的悠久历史;“铜柱”作为古代边防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过往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敬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那阳山壮丽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姚岳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九星岩

石洞天开巧化工,百年埋没伴蒿蓬。

冠裳小赏云山外,狐豕魂销草莽中。

佛影悬岩留藓迹,仙房幽壑自玲珑。

谭经暇日频登眺,乐意相关兴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逍遥岩

登岩至顶若天齐,观尽人间高与低。

叠叠好花千树锦,重重瑶石一云梯。

浩歌有恐星辰动,细语还惊鸟雀啼。

顷刻拈来信手句,万年不断此留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浮邱呈赵汝迈太史

灵源谁为辟空寥,路入云林一径遥。

谩道蓬莱隔清浅,已看楼阁郁岧峣。

玉堂仙吏纾苍佩,紫气真人下绛霄。

何祇凤笙堪共听,预闻钧乐待和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咏怀

人世随化迁,幻寓何茫茫。

笼鸟触四隅,大道多亡羊。

焉知昔之非,畴据今惟臧。

时来亦簪组,剖木施青黄。

澡浴必振衣,肮脏岂升堂。

远志成小草,故山还翱翔。

大瓢虑为樽,绿荷集为裳。

灼灼荔子丹,袅袅竹枝长。

息阴果可食,静挹南风凉。

从前无乃误,一笑歌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