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息耘不遇

语声了了出溪湾,只隔桃波一步间。

自爱黄鹂春后至,多愁燕子雨中还。

坡晴细草平如剪,花曙闲门半不关。

欲觅行踪云满地,人言采药在他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的孤独感交织的画面。

首联“语声了了出溪湾,只隔桃波一步间”,开篇即以清脆悦耳的语声引入,仿佛是远处传来的交谈,引人遐想。接着点明了声音的来源与距离,“只隔桃波一步间”,既暗示了距离之近,又营造了一种隐秘、幽静的氛围。

颔联“自爱黄鹂春后至,多愁燕子雨中还”,通过黄鹂和燕子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黄鹂在春天之后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燕子在雨中归来,则可能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归家的喜悦。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颈联“坡晴细草平如剪,花曙闲门半不关”,描绘了一片晴朗的山坡上,细草如被精心修剪一般整齐,晨光中的花朵似乎在静静地开放,而门前却半开着,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生活状态的描述,或许是对主人不在的一种暗示,或是对某种情感状态的隐喻。

尾联“欲觅行踪云满地,人言采药在他山”则将主题推向了更深的层次。诗人想要寻找访息耘的行踪,却发现云雾弥漫,难以寻觅。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也可能寓含了对理想或某种精神追求的追寻与失落。最后一句“人言采药在他山”则可能意味着,即便是在远方,也有着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给人以安慰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孤独与追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与侄自京还横塘故居

桑麻田在水村中,千里归来共阿戎。

春水野航天上下,石桥林木岸西东。

阶除点火儿童喜,兄弟开门语笑同。

三载客尘如梦事,明朝溪上看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陈士宁次息耘先生韵

一片尘中隙地幽,住来谁得共悠悠。

青苔巷小长关雨,红叶墙低直见秋。

斗茗约同萝石畔,买船停在竹溪头。

邻翁怪底无羁者,排日闲忙亦有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赠马仲祯全斯立二昆仲

客鬓吟髯并雪霜,相看总为惜流光。

鹤同丁令身千岁,蝶与庄生梦一床。

济世药壶长自负,游山酒榼不时将。

两心得似孤云片,来往家山几树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常上人题在山图

一坞如山看数日,山山看尽又重看。

年来木石同心性,老去烟霞入肺肝。

春草涧深流水歇,夕阳钟早宿禽安。

为僧只合于斯住,些子尘中事不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