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
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诗风。诗中通过对“竞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这里的“竞渡”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水上比赛活动,而“汨罗”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这种古老的习俗或景象感到好奇,但无法阻止它,也许是在叙述自己对于过往岁月的无奈和不解。
“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遭遇和感受。“放逐”意味着被迫离开或流离失所,“憔悴”形容心情的落寞和忧愁。接着“能校”一词,可能在此处用来表示对比、思考或者是自我反省,而“灵均死几多”则是在询问生命中经历了多少次挫折与死亡。
整首诗通过竞渡这一活动的描写,以及个人遭遇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过往的深刻反思。白居易以其直率而又充满情感的话语,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创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无奈。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东都绿李万州栽,君手封题我手开。
把得欲尝先怅望,与渠同别故乡来。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忽惊映树新开屋,却似当檐故种花。
可惜年年红似火,今春始得属元家。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