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其二)

九王旧好漫相寻,椒室沉沉月色侵。

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历史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场景构建,展现了历史变迁中人物命运的复杂与纠葛。

首句“九王旧好漫相寻”,以“九王”象征众多的王权与势力,暗示了历史上的纷争与权力更迭。这里的“旧好”既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暗含着对过往关系的怀念与追寻,但“漫相寻”则透露出这种追寻的徒劳与无奈,预示着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

“椒室沉沉月色侵”一句,通过“椒室”这一特定的宫廷建筑,营造出一种幽闭、寂静的氛围,而“月色侵”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清与孤寂,仿佛月光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哀愁与哀婉。

接下来,“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宫廷内部,通过宫监的反应,展现了对旧主的突然重逢所引发的复杂情感。这里既有对过去荣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特别是“频闻悲怨到更深”,不仅强调了情感的强烈与持续,也暗示了这种悲怨情绪的深远影响,如同夜深人静时的回响,久久不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悲凉,以及历史变迁对人心的深刻触动。

收录诗词(12)

郑经(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郑锦,、元之,昵称“锦舍”,籍贯福建泉州,延平王郑成功长子,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3月17日,于台湾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谥号文王

  • 字:贤之
  • 号:式天
  • 生卒年: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

相关古诗词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其三)

元旦后王入庙门,深宫寂静祀祅神。

狂淫大像巍然立,跪毕登盘裸体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其四)

亭亭婉昵蕙兰花,毡帐承恩莫谩誇。

严诏忽颁俾骨醉,铁牌前跪犹鞭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满酋使来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说愤而赋之

王气中原尽,衣冠海外留。

雄图终未已,日日整戈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痛孝陵沦陷

故国山河在,孝陵秋草深。

寒云自来去,遥望更伤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