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居闲为济人潘士中赋》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欣赏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首句“安仁巳有闲居赋”暗示了诗人对前人安仁(可能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闲适生活的认同,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对于潘士中这样的后人也是适宜的。接着,诗人强调身外的功名不应过分追求,“身外功名何足慕”,表明他更看重内心的修养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胸中今古却曾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丰富的学识和对历史的感慨,他认为了解古今之事比追求外在名利更为重要。接下来,诗人通过“松遮草屋关诗意,路踏云山入梦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寓言式地表达了闲居生活中的诗意与梦想。
最后两句“三绝忽惊重睹日,少陵惭愧鬓成丝”则揭示了诗人对潘士中能重新欣赏到这种闲适生活的欣喜,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再像杜甫(字少陵)那样积极入世的些许遗憾和惭愧。整首诗以闲适之风,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