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悼衡阳夫人六首(其一)》由清代诗人范贞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已故衡阳夫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当时偕任衡山署,月满潇湘。”开篇即以“偕任”二字,点明了与衡阳夫人的共同经历,月满潇湘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回忆中,月光洒满了湘江两岸,勾起了无尽的思绪。
“香暖琴堂。侍女吹箫引凤凰。”琴堂之香,不仅指物理上的香气,更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熏陶。侍女吹箫,引凤凰入室,既是对衡阳夫人优雅气质的赞美,也是对她生活情趣的描绘,暗示她如同凤凰般高贵而神秘。
“攀髯人去西风早,宦海沧桑。”“攀髯”一词,出自《庄子》,这里借指与衡阳夫人离别的情景,西风早起,预示着时光匆匆,宦海的变迁与沧桑,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旅梦凄凉。回雁峰高望故乡。”旅梦凄凉,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他乡的孤独与哀愁。回雁峰高,既是实写衡阳的地理特征,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望故乡,是所有游子心中永恒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衡阳夫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