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寄黄壶舟

沦落谁知己?记相逢,一鞭风雪,题襟乌垒。

同作羁臣犹间隔,斜月魂消千里。

爱尺素,传来双鲤。

为道玉壶春买尽,任狂歌,醉卧红山嘴。

风劲处,酒鳞起。乌丝阑写清词美。

看千行,珠玑流转,光盈蛮纸。

苏氏才吟残腊句,瞬见绿阴如水。

春去也,人犹居此。

褪尽生花江管脱,怕诗人,漫作云泥拟。

今昔感,一弹指。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寄黄壶舟》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沦落”开篇,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无人知音的孤独与无奈。接着描绘了与友人相逢时的场景,“一鞭风雪,题襟乌垒”,生动展现了冬日风雪中的相聚,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同作羁臣犹间隔,斜月魂消千里”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虽共为羁旅之人,却因距离而难以相聚的遗憾之情。接下来“爱尺素,传来双鲤”一句,借书信传递友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为道玉壶春买尽,任狂歌,醉卧红山嘴”则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以酒解愁,以歌抒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风劲处,酒鳞起。乌丝阑写清词美”描绘了在风起之时,酒液翻涌,诗人用乌丝纸书写着清丽的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才华与对艺术的热爱。

“看千行,珠玑流转,光盈蛮纸”则赞美了诗人的文采,将诗句比作流转的珠玑,光芒四射,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苏氏才吟残腊句,瞬见绿阴如水”引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岁月如流。

“春去也,人犹居此。褪尽生花江管脱,怕诗人,漫作云泥拟”则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今昔感,一弹指”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未来之间短暂而深刻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对友情的深情表达,也有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林则徐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买陂塘.癸卯闰七月

记前番,明河如练,一双星影才渡。

去回真算天孙巧,不待隔年来聚。谁作主?

任月帐云屏,再绾同心缕。

刍尼解事,看两度殷勤,毛衣秃尽,填出旧时路。

含情处。脉脉一襟风露。天涯枨触离绪。

追欢早把芳时误。此夕匏瓜如故。愁莫诉!

怕再上、针楼又被黄姑妒。何时归去?

盼白鹤重来,玉笙吹破,或与子乔遇。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遣仆

仕宦谁最欢,家人及奴婢。

岂惟饱暖求,亦有轻肥喜。

尔昆亦胡为,相从乃异是。

家本沧海东,生无便捷技。

从余困鞍马,亲见军中事。

南北讨乱民,防夷筑烽垒。

海氛几年靖,幸未亡一矢。

扶病治军书,中夜辄数起。

凶夷既受缚,觳觫若羊豕。

海外全境完,大吏或怒视。

时事局已成,孤臣志则已。

喘息曾未苏,盘带遂三褫。

槛车实颠沛,囚服敢言耻!

狱成幸免戍,入蜀更奉使。

冰山与雪窖,负痛入骨髓。

已觉胫无毛,数见呼庚癸。

惟尔实相从,艰难仅不死。

前后几十年,辛勤未一弛。

旦夕遭呵骂,或未免鞭棰。

面无色怨嗟,背亦无訾毁。

贵贱常异交,安危不同理。

翟公门上书,今古慨同轨。

惟尔以拙诚,一意相终始。

我发已全白,尔岁未三纪。

蓬州始安居,酬赏尚有俟。

病罢我则归,豢养今已矣。

负尔非一端,患难徒相倚。

尔望本不奢,聊以劝义士。

相知有胡公,清峻善臧否。

许尔入庑下,安寘及妻子。

勉事新主人,贞勤当自矢。

长言述尔事,岁月易流驶。

百年会有尽,臣仆咸视此。

形式: 古风

牛头山留别(其一)

凄风桔柏咽江流,月照牛头万古秋。

杜宇亦知千载恨,声声泣血过危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牛头山留别(其二)

百年身世欲何之,转瞬光阴那肯迟。

忠孝与君当共勉,敬侯有墓路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