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名为《杂忆诗(其九)》。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于社会上种种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句“颇饶孤韵略逢迎”,诗人以“孤韵”自喻,表明自己在世俗中虽偶有应酬,但内心保持独立不羁的风骨。这里的“逢迎”并非真心相待,而是出于礼节或利益的考量,体现了诗人对表面社交的淡然态度。
次句“小喜近面前发赪”,“赪”即红色,此处形容诗人对亲近之人或事物的微妙情感反应。这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细腻且敏感,即使是对身边的人或事,也能够察觉到细微的变化和情感波动。
接着,“眼底何人差免俗”,诗人提出疑问,询问在芸芸众生中,究竟有多少人能摆脱世俗的束缚,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这一问,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表达了他对真正自由之人的渴望与敬仰。
最后,“侬心历历怨分明”,“侬心”指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历历”形容清晰可见,“怨”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分明”则强调这种情绪的明确和强烈。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以及对不公、虚伪等社会现象的直接批评和不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独立性、社会现实以及人性本质的独到见解。诗中既有对世俗的讽刺,也有对真善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