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寺丞益斋

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

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

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

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

风、雨、晦、明、淫,跛、躄、瘖、聋、盲。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

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

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

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

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

愿言书此诗,以为益斋铭。

形式: 古风

翻译

张子建造了一座书房,取名为'益'。
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追求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远行的旅人,日夜不停地赶路。
今年他去燕蓟,明年又要前往蛮荆之地。
他的视野开阔,东至大海,西至渭水和泾河。
回来后闭门静坐,八方世界仿佛就在眼前。
又如同学医者,通过实践深化理解疾病。
风雨阴晴、残疾失聪,各种情况都要了解。
病症的虚实、情绪的平静或躁动,都反映在脉象上。
疾病的荣枯、生死之态,都表现在面色和形体上。
如果能观察过千人,就能洞察生死。
学习要日积月累,这句话应当作为准则。
修道则贵在日日减少欲望,这个道理在于事物满盈后需减退。
我愿意写下这首诗,作为'益斋'的铭文。

注释

张子:指某个人。
斋舍:书房。
益:增加、增进。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
速成:快速成功。
远游客:比喻求学者。
征行:长途跋涉。
燕蓟:古代地名。
蛮荆:泛指边远地区。
东观:东边的景观。
沧海:大海。
闭户坐:闭门静思。
轩庭:眼前的世界。
学医人:医学学习者。
饱更:深入体验。
风、雨、晦、明:自然现象。
跛、躄、瘖、聋、盲:身体残疾。
虚实:病情虚实。
静躁:情绪状态。
荣枯:生机与衰败。
寿夭:长寿与短命。
阅千人:观察过很多人。
死生:生死之事。
日益:每日增加。
自程:自我衡量的标准。
日损:每日减少。
既盈:满盈的状态。
书:写。
铭:铭文,警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张寺丞益斋》。诗中通过对比和譬喻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求学与修道之路的深刻理解。

开篇“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即张寺丞建造了一所斋舍,并将其命名为“益斋”,寓意于不断地追求进步与成长。在这里,“益”字承载着作者对于学习和修行不懈追求的理念。

接下来的“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则通过孔子的智慧,告诫我们在追求知识和道德上的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而应当像远行的旅人一样,日以继夜,坚持不懈地前进。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这几句诗描绘了游历四方、广泛求学的景象,其中燕蓟指的是北方的地区,而蛮荆则是南方的地域;沧海和渭河、泾水则分别代表着东方和西方。通过这样的地理跨越,苏轼表达了对知识无边界的追求。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这句诗写的是学成之后的景象,学者归来后,不再外出,而是静心思考,将所学融会贯通,使得八方之事都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得到体察和理解。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这里作者以医为喻,说明学习的过程就像医生诊治疾病一样,需要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而非表面功夫。接下来的“风、雨、晦、明、淫,跛、躄、瘖、聋、盲。”则列举了各种疾病,以此比喻人生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这几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对医、对学的理解,强调了诊断疾病或人生境遇时要洞察内在的真实情况,而非仅凭表象。

“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则表达了通过广泛的学习和深刻的理解,能够掌握生死之道,即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

最后,“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这两句诗总结了苏轼对于求学与修道的看法:学习应日积月累,不断进步;而修道则是越来越精简,去伪存真。

全诗通过深刻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知识、智慧和生命价值的高度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春菜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枋发脱。

形式: 古风

送郑户曹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童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一)

坐看奔湍绕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

三犀窃鄙秦太守,八咏聊同沈隐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二)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

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