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甘露寺

漕河胶舟水流咽,水关著键行者歇。

大江伏槎卧长剑,万顷湿银寒不结。

蓬莱诸仙亦避寒,海门冥冥冻欲坼。

朔风吹晚雁叫空,蓬巷松杉崖石裂。

道人丈室最高处,地炉蒲团稳坐热。

我来乘閒不问道,方床相对无言说。

形式: 古风

翻译

漕河上的船只在急流中艰难前行,水闸紧锁让行人停下脚步。
巨大的江面仿佛藏着倒置的长剑,万顷水面银光闪烁却寒冷不凝结。
就连蓬莱仙境的仙人们也躲避严寒,海门幽深之地冻得快要裂开。
夜晚的北风吹过,孤雁哀鸣,连贫寒的街巷中的松杉和崖石都似乎要被冻裂。
道人在他的高高的居室里,围着地炉,坐在蒲团上感到温暖舒适。
我来此是趁闲暇,并非寻求问道,只与方桌相对,默默无语。

注释

漕河:河流名。
胶舟:用胶加固的船。
水关:水闸。
著键:上锁。
大江:长江。
伏槎:比喻江面平静如卧剑。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湿银:形容水面银光闪闪。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冥冥:深邃黑暗。
朔风:北方的寒风。
雁叫:雁鸣。
道人:道士。
丈室:高大的居所。
地炉:烧柴取暖的炉子。
蒲团:坐垫。
乘閒:闲暇时。
问道:寻求知识。
方床:方形的床。
无言说:沉默不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漕河胶舟行进时的艰难情景,水流受阻,水关紧闭,行人止步。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将大江比喻为伏卧的长剑,水面如万顷寒冰,连水银也无法冻结,暗示了天气的严寒。接着,诗人提及蓬莱仙人也为避寒而离去,海门冻结,北风呼啸,晚雁哀鸣,崖石崩裂,营造出一幅荒寒的画面。

然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甘露寺的道人却在丈室高处安然静坐,地炉炽热,蒲团安稳。诗人以“我来乘闲不问道,方床相对无言说”结尾,表达了自己在冬日游寺时的闲适心境,尽管外界环境寒冷,但内心世界却平静无言,与僧人的心境相契合。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的严寒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冬日寺庙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103)

蔡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俎字韵呈樗年

堕灶一言能破釜,魔界扫空成佛土。

钟山道场天所开,万壑千岩没华雨。

白衣居士演真谛,江汉滔滔流去乳。

自从玉髻飞上天,妙缘谁救诸有苦。

我昔南行入定林,水鸟松风能妙语。

六时天乐綵云飞,百丈寒江翠绡舞。

此地知君曾著力,雷作弹指开蛰户。

空山蕙帐盍思归,秋末晚菘行可俎。

形式: 古风

石排山渡行

中泠之西古石排,狂波悍浪何能摧。

颠崖骨立不受土,草木坚瘦知谁栽。

长蛇怒结花磥磈,苍隼饥啸寒毰毸。

舟师雨汗渡洑水,捩舵失手遭旋雷。

我行十月潮如落,百仞屹立青琼瑰。

天吴白鲸隐映没,贝阙珠宫空洞开。

沉沉窟宅閟奇鬼,赤衣驾马胡为哉。

群珠可燬不可照,扶桑羡门归去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再答文潜

羌兵昔出皋兰路,欲铲新城无聚土。

烟烽照夜气如霞,铁马连群喷成雨。

东西两关同日破,股掌婴儿绝哺乳。

鼓声十日拔帐归,至今犹说防城苦。

当时诸将无奇策,不敢弯弓向胡语。

橐驼西来金帛去,孽狐小鼠犹跳舞。

王师八月尽防秋,惴惴军兴恐编户。

腐儒不用辄忧边,庙堂有人制尊俎。

形式: 古风

次韵上文潜丈

张侯胸中包覆釜,百里奔流无寸土。

玄蛟白鼍有时作,一洗乾坤三日雨。

诗雄变怪有如此,震动犹能止啼乳。

已倾太白酒船空,更压少陵饭山苦。

昨朝东门同拜敕,玉齿犹残道中语。

闭门十日无一事,坐对空庭秋叶舞。

何时御史出霜台,便假前驺辞棘户。

城南邀我倒馀尊,紫栗黄橙已登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