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晚兴》描绘了一幅秋夜山居的静谧画面。首句“高馆沉沉当翠微”,写出了高大的馆舍隐没在青翠的山色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次句“晚凉幽兴莫相违”则表达了诗人享受这份清凉和宁静,不愿打破这份幽雅情趣的心情。
接下来,“乱萤出草光不定”描绘了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烁,光影摇曳,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神秘。“独鸟渡溪风乍稀”则以一只孤独的飞鸟横越小溪,微风时有时无,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意境。
“北港泉声喧野碓”通过远处山涧的流水声,以及伴随而来的乡村石碾(野碓)的嘈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东家月色净柴扉”则转而描绘明亮的月光照亮了邻居家简朴的木门,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最后两句“遥怜儿女当窗小,忆我经年行未归”,诗人由眼前景象联想到远方的家人,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们,他们或许正倚窗翘首期盼着远行的自己归来,流露出深深的思亲之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整体来看,《晚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的晚景,寓情于景,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