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其一)

琅江东去水如油,拜墓停桡古渡头。

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波涛腥壑蛟龙蜕,风雨荒茔麋鹿游!

悬拟䡺车归兆日,同天应已靖旃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题为《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其一)》。诗人以琅琊江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去的钱希声相国的凭吊和哀思。

首句“琅江东去水如油”,描绘了琅琊江水的流淌,比喻江水之静谧深沉,如同油脂般厚重,暗含对逝者沉痛的心情。次句“拜墓停桡古渡头”则写诗人舟行至古渡口,停下船桨,特意前来拜祭,显示出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

第三句“赤手曾扶板荡运”,回忆钱希声相国在动荡时局中力挽狂澜的往事,表现了他的忠诚与担当。“黄肠犹带黍离愁”借黄肠竹简上的文字,寓言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离散之痛,寄托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两句“波涛腥壑蛟龙蜕,风雨荒茔麋鹿游”,通过自然景象,暗示历史变迁和陵墓的荒凉,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壮烈的氛围。最后两句“悬拟䡺车归兆日,同天应已靖旃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局势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像古代的胜利归来一样,恢复国家安宁,结束战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故人的追忆,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体现了张煌言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其二)

勾余霸气已成灰,转忆当年汉帜开。

王、谢声名原伯仲,温、刘事业总追陪。

自从化剑分丰狱,谁复调琴到夜台!

戎马南方犹未息,故人空负炙鸡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还入浙偶成

南浮北泛几经春,死别生还总此身!

湖海尚容奔鬲客,山川应识报韩人。

国从去后占兴废,家近归时问假真?

一寸丹心三尺剑,更无余物答君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庐牧舟大司马

自昔公为兵使者,于时我作上书人。

鉴湖一曲皆棠树,碧海重逢并葛巾。

剑气终当开日月,履声早已傍星辰。

并州正有来苏望,忍说桃源可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舴艋行

乘舴艋、载艅艎,槌钲挝鼓走风樯。

满船儿郎抹额黄,人言若辈真鹰扬,饥则攫人饱则飏。

江村鸡犬绝鸣吠,老徲吞声泣道旁:罄我瓶中粟,使我朝无粮;

断我机上苧,使我暮无裳。

我亦遗民事耕织,当身不幸见沧桑。

入海畏蛟龙,登山多虎狼;

官军信威武,何不恢城邑,愿输夏税贡秋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