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招杂诗四首(其一)

鸟声报僧眠,钟声报僧起。

静中轻白日,邈视东流水。

风月有逢迎,出门聊徙倚。

传遍南北村,松间横屐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鸟鸣唤醒了僧人入眠,钟声又催促他们起身。
在宁静中,白天悄然流逝,远望东流的河水。
清风明月仿佛在迎接,出门散步时随意闲逛。
消息传遍了南北的村庄,松林间回荡着木屐的声音。

注释

鸟声:清晨的鸟鸣声。
报:唤醒。
僧眠:僧人入睡。
钟声:寺庙的钟声。
静中:寂静之中。
轻白日:悄然流逝的白天。
邈视:远望。
东流水:东方的流水。
风月:清风明月。
逢迎:迎接。
出门:走出门。
聊徙倚:随意闲逛。
传遍:传遍各处。
南北村:南北的村庄。
松间:松树之间。
横屐齿:木屐踏过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的日常生活景象。首句“鸟声报僧眠”表达了自然界的鸟鸣唤醒了沉睡的僧人,显示出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共生。紧接着,“钟声报僧起”则是僧人的日常礼仪之一,用以标志时间的流逝和僧人们生活的规律性。

“静中轻白日”一句,通过对光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柔和的氛围。这里的“静中”指的是在安静之中,“轻白日”则形象地表现了阳光穿过云层或树叶间隙射入室内的景象,给人以温暖而不刺眼的感觉。

“邈视东流水”一句,则是诗人从室内望向远处流动的河流,这里的“邈”字含有眺望、遥看之意,通过这种视觉上的延伸,使得空间感大大拓展,给读者一种超越室内束缚的心灵自由。

接下来的“风月有逢迎,出门聊徙倚”几句,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这里的“风月”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美好,“逢迎”则意味着偶遇、邂逅,而“出门聊徙倚”则表达了诗人走出室外,与自然亲近,甚至可以随意倚靠在树木间,与大自然进行交流。

最后两句“传遍南北村,松间横屐齿”则是对前述景象的扩展。这里的“传遍南北村”意味着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和情感体验可以传达给更广泛的乡村地区,而“松间横屐齿”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松林之间随意坐卧的情景,“屐”字特指古代行走时脚下的鞋履,“屐齿”即是鞋履相互交错的样子,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情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收录诗词(106)

吕祖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西兴道中(其二)

江梅已过杏花初,尚怯馀寒著萼疏。

待得重来几枝在,半随蝶翅半蜂须。

形式: 七言绝句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其一)

槜李国西门,道里去天咫。

讼庭人摩肩,客馆舟衔尾。

凉燠变须臾,怵听复骇视。

心平理自见,周道本如砥。

形式: 古风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其二)

堂下万休戚,堂上一笑嚬。

是心苟不存,对面越与秦。

豚鱼尚可孚,况此能言民。

君看津头柳,叶叶皆相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其三)

奋髯疾抵几,解衣徐探雏。

古来多快士,气吞两轮朱。

簿书高没人,迎笔风摧枯。

自许岂不豪,岁晏终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