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料理归期不作难,等閒坐蜕白云轩。
去来自熟三生路,谈笑聊书四偈言。
舍利虽藏多宝塔,化身应返给孤园。
阴功若證菩提果,更与众生洗病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先觉为纪念他的师父慧聚僧神济善医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师父高寿与临终安详的感慨,以及对其医术高超和佛学修为的赞颂。
"料理归期不作难,等閒坐蜕白云轩。"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或僧人在归隐山林中,淡定自若地面对生命的终结,坐在云雾缭绕的高轩之上,心境平和,不为俗世所扰。
"去来自熟三生路,谈笑聊书四偈言。"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师父修行历程的仰望,以及他们之间关于佛理的交流。"三生路" 指的是轮回之路,即生、死、再生的过程,而 "四偈言" 则是指佛教中的四种禅定,对应于不同的境界。
"舍利虽藏多宝塔,化身应返给孤园。"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师父遗体可能被供奉在宝塔中,以及其精神或灵魂将回到某个特定的场所——"孤园" 的期待。这里的 "孤园" 可能是指某种寂静或专门的地方。
"阴功若證菩提果,更与众生洗病根。" 这两句则是对师父佛法修为的肯定,如果其修行能够证得菩提(即觉悟),那么他不仅能帮助自己,更能助其他众生清除内心的烦恼和疾病。
整首诗通过对师父生命历程、佛学成就以及医术高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僧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化中佛教与道教相互融合,以及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生哲理和宗教修为。
不详
办得钱来直是难,钱钱要使及茕鳏。
莫教散入他人手,减百抽分或细奸。
太守忧民只寸心,按行安得百其身。
烦君为我家家问,要使重崖处处春。
阛阓通衢散不难,最艰难处是深山。
涉溪渡岭须周遍,莫惮芒鞋一往还。
从来难察是奸欺,莫索心头只自知。
惟有老夫呼得应,他年祸福更关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