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寄题南昌东湖明季六忠祠。祠为胡漱唐侍御创建,祀姜公曰广、万公元吉、杨公廷麟、袁公继咸、揭公重熙、陈公泰来

妙年读史,叹文山慷慨,殁争尊俎。

异代苾芬沆瀣气,光照朱明之祚。

岸柳千条,湖光一片,永奠栖神宇。

生者不愧,伤心三百年耳。

眼底入洛翩翩,裂冠毁冕,哙等宁容伍。

吞炭漆身酬国士,谁识此情最苦。

落月怀人,西风换世,毅魄天南聚。

漫漫长夜,梦魂飞傍烟雨。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意蕴,展现了对明朝末年六位忠臣的深切缅怀与敬仰。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肃穆的氛围。

“妙年读史”,开篇即点明了词人年轻时阅读历史书籍的情景,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文山慷慨,殁争尊俎”两句,借用了文天祥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慷慨赴义的忠臣的赞美。“异代苾芬沆瀣气,光照朱明之祚”,通过描述这些忠臣的精神如同香氛弥漫于天地之间,照亮了明朝的国运,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接下来,“岸柳千条,湖光一片,永奠栖神宇”几句,以自然景观的描写,象征着忠臣们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将永远得到安息和纪念。“生者不愧,伤心三百年耳”则表达了对后世子孙的期许,希望他们能铭记这些忠臣的功绩,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羞愧。

“眼底入洛翩翩,裂冠毁冕,哙等宁容伍”几句,通过描述忠臣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形象,以及他们对传统礼制的挑战,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决绝。“吞炭漆身酬国士,谁识此情最苦”进一步强调了忠臣们为了国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深情厚谊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落月怀人,西风换世,毅魄天南聚”则以月落西风、世事更迭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但忠臣们的坚毅精神却如同天南聚散的云雾,永恒不灭。“漫漫长夜,梦魂飞傍烟雨”最后以漫长的黑夜和飘渺的烟雨,表达了对忠臣们英灵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忠臣们的灵魂能够再次相聚,共同见证历史的辉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不仅展现了对忠臣们英勇事迹的崇敬,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收录诗词(55)

魏元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题涂石岭松花江雪景图。予客游吉林,每于城南江岸徘徊不忍去。形势风景,为东南行省所不及。宜其代起英雄

策马江流事已非。四山头白我来迟。

故人天末余才思,补写银潢入小诗。

窗烛烬,岩冰澌。吟床阁笔塞风悲。

也知王气金源歇,一幅丹青欲赠谁。

形式:

齐天乐.北海

涟漪倒影琉璃碧,风来尚浮香满。

石磴排云,金茎坠露,秋色正连天远。朱栏百转。

更绿荫萦纡,浅平沙岸。

咫尺神山,琳宫火烬金炉暗。

宵严惯随天仗,忆朝班初点,身近香案。

兴庆池台,昆明葆羽,嬴得一襟幽怨。槐阴梦短。

恨南内西清,美新争炫。剩有孤臣,抵行吟泽畔。

形式:

桂枝香.熊烈妇

红羊换劫。有慷慨殉名,天与愁绝。

谁识丹青一例,苦争巾帼。

清门薄祚怜夫婿,叹更番、断魂摇曳。

镜鸾空掩,余生未了,寸肠千结。二十载鸳鸯比翼。

竟地下相从,未许头白。嬴得秋原引重,西风断碣。

草间愧杀须眉活,信何人、心许君国。

悲凉最是,汉家中垒,分付词客。

形式:

好事近.和朱希真渔父

断岸片帆收,莽莽一天风雪。

入尺疏篷冻合,剩酒肠犹热。

百年生计问江头,惊鸟归飞没。

买得绿蓑一具,尚冲寒欲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