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六日雨至次月一日始霁

数自初旬至末旬,雨犹末了雪相寻。

千山草木收元气,万里乾坤入太阴。

城郭谯楼吹冻角,郊原驿舍捣寒砧。

静听年少心须折,幸我已无年少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从月初到月末,雨还未停,雪又来寻访。
千座山岭的草木收敛了生机,广袤天地融入寒冷的阴霾。
城中的楼阁传来冻冷的号角声,郊外的驿站响起捣衣的寒砧声。
静静聆听年轻人的心事,庆幸自己已不再年轻。

注释

数:计算。
自:从。
初旬:每月的第一周。
至:到。
末旬:每月的最后一周。
犹:仍然。
末了:结束。
雪:雪。
相寻:寻找。
千山:众多山峦。
草木:植物。
收:收敛。
元气:生机。
万里:广阔的。
乾坤:天地。
太阴:阴冷的天气。
城郭:城市城墙。
谯楼:古代城楼。
吹:吹奏。
冻角:寒冷的号角。
郊原:郊外平原。
驿舍:驿站。
捣:捶打。
寒砧:冬天用来捣衣的工具。
静听:静静地倾听。
年少:年轻人。
心:心情。
须:必须。
折:折断,这里指困扰或忧虑。
幸:庆幸。
无:没有。

鉴赏

这首宋诗《十一月六日雨至次月一日始霁》是曾丰所作,描绘了从初旬到月末连绵的雨雪天气,以及雨雪过后万物复苏和寒冬景象。诗人通过"千山草木收元气",展现了雨雪滋润大地,滋养草木的过程,"万里乾坤入太阴"则描绘了天地间阴冷的气象。"城郭谯楼吹冻角,郊原驿舍捣寒砧"两句,通过城乡景象,如城楼的号角声和野外的捣衣声,渲染出冬季的寒冷与寂寥。

最后,诗人以"静听年少心须折,幸我已无年少心"作结,流露出对岁月流转、青春不再的感慨,庆幸自己已无需再经年少时的敏感与愁绪。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日立春舟中晚眺

风住帆维软,人齐橹响匀。

津桥横汲具,岸树挂酤巾。

乱石知何处,孤篷任此身。

三叹谢陈岁,一笑接新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三山寺戏堂头僧(其二)

昼热催三伏,宵凉报五更。

钟鸣尘外响,犬吠世间声。

强聒蛙鸣雨,诪张鸟噪晴。

黎明重睡熟,栩栩梦魂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三山寺戏堂头僧(其一)

竹不容尘入,山宁与俗交。

开门悬梵偈,置榻解僧包。

不见肘生柳,未闻头戴巢。

葛藤非我事,笑语浪相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上时相

阊阖初开黄道乾,貂蝉屹立侍中冠。

天高莫共星辰贵,地厚虽遥动植安。

万物有归元气足,一毛无外太虚宽。

相期浅浅非相爱,稷契皋陶头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