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华镇所作的《海门》诗,描绘了海陵东去的壮丽景色与人文风情。首联“海陵东去尽东隅,桑柘田闾间碧芦”以开阔的视野,展现了从海陵东行,沿途尽是东方的辽阔景象,田野间绿意盎然的桑柘树与碧绿的芦苇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颔联“北障海涛除斥卤,南分江水溉膏腴”则进一步描绘了海门的地理特点与自然风貌。北面阻挡着汹涌的海浪,使得盐碱地得以改善;南面则利用江水分流灌溉肥沃的土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颈联“人羞投牒论长短,俗喜乘航贸有无”描绘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与繁荣的商贸活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谦逊低调,不愿轻易争论是非长短;而喜欢通过船只进行贸易,交换所需之物,体现了当地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活跃。
尾联“林下每逢垂白叟,自言不识被追呼”则以老者自述的形式,表达了对当地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在林荫下遇到的老人,自豪地宣称自己从未经历过被他人催促的生活,这既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海门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还蕴含了对和谐社会、淳朴民风以及宁静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