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四)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

忆昔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

正迤逦、登山临水,未嗟行役。

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

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归计定,归心迫。

惊换岁,犹为客。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

□□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

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仕途失意、游宦有感的士人之情怀。诗中的“忆昔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写出了春日已过,而冬日余寒尚存的情景,透露出时光易逝和个人心境的凄凉。"正迤逦、登山临水,未嗟行役"表明诗人仍在继续他的旅途,但未曾抱怨其辛劳。

"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显示了诗人对古代隐逸之士的向往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探寻。"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无望和归乡无路的忧虑。

"归计定,归心迫"强调了归家的决心与急切之情,而“惊换岁,犹为客”则是对时间流逝、自己仍处漂泊状态的感慨。"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思念以及信息不通的孤独感。

最后,“□□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中“□”处应是指某地或某景,但由于缺字,难以确定。然而,这两句表达了对艰苦道路的不忍和对梅花这唯一伴侣的依赖。"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则是诗人自问,自己的这种独特的情怀,又有谁能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是一篇表达游子断肠、仕途无常的作品。

收录诗词(87)

吕胜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

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

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

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

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香远近,枝南北。

幽涧畔,疏篱侧。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

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

爱平生、炯炯岁寒心,无今昔。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六)赴长沙幕府,别饯,送客

拍碎红牙,一声上、梁尘暗落。

纨扇掩、雏莺叶下,巧呈绰约。

字字只愁郎幸浅,声声似怨年华薄。

坐中人、相顾感幽怀,添萧索。歌暂阕,杯交错。

人又去,情怀濩。那堪听风雨,渭城吹角。

去去已离闽岭路,行行渐近滕王阁。

便无情、山海会相逢,坚心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中秋日

屈指重阳,有半月、犹零九日。

且停待、今宵月上,宝轮飞出。

有客最谙闲况味,无人会得真消息。

算何须、抵死要荣华,劳心力。楼观迥、遥山碧。

槽窄小,真珠滴。随分赏、闲亭别圃,好天良夕。

篱畔行看金蕊耀,林梢便见瑶芳白。

玩春来、夏去复秋冬,尘中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九)观雪述怀

雪压山颓,谁撒下、琼花玉蕊。

寒气凛、沈沈天籁,望迷千里。

群雀耐寒枯树顶,扁舟独钓平沙觜。

把江南、图画展开看,都难比。台榭远、登临喜。

楼阁上,歌声起。赏时光,居士独怜愁底。

安得四方寒畯彦,归吾广厦千间里。

但今生、此愿得从心,心休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