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上之回,神灵祐。震金声,擂天鼓。白旄麾,赤炽举。

月支拜跽老上舞。宣皇威,振虎旅。

大臣八柱为君辅。敷文教,沛泽下。

雉来越裳,熬献西旅。玉烛载调,金镜朗烛。

笃我懿亲,禦彼外侮。弭五兵,正九扈。

百谷登,民安堵。觞九酝,献万寿。提乾纲,结坤纽。

御金轮,运四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巡狩归来时的盛大场面与荣耀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皇家气派和威严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神灵祐”、“震金声”、“擂天鼓”等,展现了帝王巡狩时的壮观与神圣。

“白旄麾,赤炽举”,通过描述旗帜的颜色与状态,暗示了军队的整齐与威武。“月支拜跽老上舞”,形象地描绘了臣民对帝王的恭敬与欢庆,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宣皇威,振虎旅”,强调了帝王的权威与军队的强大。“大臣八柱为君辅”,说明了朝廷重臣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敷文教,沛泽下”,表达了帝王推行文化教育,惠及百姓的仁政思想。“雉来越裳,熬献西旅”,象征着四方归附,国家统一。“玉烛载调,金镜朗烛”,比喻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笃我懿亲,禦彼外侮”,体现了帝王对家族亲人的重视以及对外敌的警惕。“弭五兵,正九扈”,意味着停止战争,维护和平。“百谷登,民安堵”,描绘了农业丰收,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觞九酝,献万寿”,表达了对帝王长寿的祝愿。“提乾纲,结坤纽”,象征着帝王掌握天地间的大道。“御金轮,运四海”,寓意帝王驾驭天下,统治四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帝王巡狩归来时的辉煌与荣耀,同时也传达了君主治国理政的理想与追求,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礼制与和谐。

收录诗词(64)

刘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雉子斑

雉子斑,雌逐雄。雄啄啄,雌亦同。

不能如黄鹄高飞入云去,时复蔽身浅草中。

陇头麦穗长一尺,良媒扑朔鼓两翼。

逸群隽异勇气张,安能矫性从尔食。

延颈挺臆,戛然雄鸣。宁介以死,不驯以生。

形式: 古风

大堤曲

春风起大堤,历乱楼前柳。

朴头多女儿,解劝襄阳酒。

襄阳估客足黄金,百千争买女儿心。

茱萸帐薄镫光透,翡翠衾重兰气深。

兰气未消镫未灭,合欢交绾丁香结。

良宵一刻惜如金,黄金易掷情难歇。

前船南商去,后船北商来。

不知妆镜匣,今夕为谁开。

形式: 古风

独不见

翩翩五花马,脑络黄金羁。

去年三月候,送君戍燕支。

去时妾别君,赠折杨柳枝。

今春柳枝青,游子无回期。

褰帷独不见,默坐颦蛾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拟曹子建五游篇题会乩童氏永寿堂

俯仰隘九州,思欲凌风翔。

讵知蓬莱居,宛在东风傍。

流耀敞閟室,倒影笼虚房。

方扉荫弱木,圜枢结抟桑。

爰有两仙人,伉俪坐中央。

被以清霓衣,袭以绛霞裳。

扬眉粲玉色,笑语芝兰香。

九天降灵气,万象蔼春阳。

蟠桃灼其花,珠树弄其芳。

初疑郁宵馆,复似太微堂。

金童剧西偏,玉女戏东厢。

左待白麟脯,右挹玄露浆。

奏以养生篇,侑以却老方。

永延金石寿,天地同其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