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涯一望茫茫白,积玉堆琼亘长陌。
兴来何处子猷船,高卧谁家袁安宅。
山中千树噪饥鸦,自扫冰鳞自煮茶。
不怪满身寒起粟,只愁压折老梅花。
这首清代毛媞的《雪》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首句“天涯一望茫茫白”以广阔的视野展现出大雪覆盖的天地间一片洁白,给人以空旷而寂寥之感。接着,“积玉堆琼亘长陌”运用比喻,将雪花比作堆积的美玉和琼瑶,形象地描绘出雪后的道路宛如玉带般延伸。
诗人借古人典故表达情感,"兴来何处子猷船"暗指诗人欲效仿晋代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寻求片刻的雅兴与宁静;"高卧谁家袁安宅"则借袁安在大雪天高卧不出,暗示自己在雪中也有隐逸之心。山中的乌鸦因饥饿而鸣叫,诗人却自我解嘲,“山中千树噪饥鸦,自扫冰鳞自煮茶”,即使生活简朴,也怡然自得。
最后两句“不怪满身寒起粟,只愁压折老梅花”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和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他不畏寒冷,反而欣赏雪压梅枝的景象,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雪的独特感受和生活态度。
不详
十锦长塘十里开,遥看春草绿于苔。
金鞍狭路争驰骤,画舫晴波自溯洄。
日映柳梢莺百啭,风吹花气蝶双来。
西湖西子曾相唤,拟酬芳魂酒一杯。
漏永银河影渐低,楼头明月又沈西。
五更展转不成寐,四壁虫声几样啼。
新林一声啼绿鸟,三十六宫春欲晓。
床上辘轳牵素绠,秋水溶溶镜光冷。
渐看红日卷珠帘,双弯却有眉纤纤。
玉凤斜飞亸金蝉,佩环摇摇曳湘烟。
下阶独自摘芳蕊,樱桃笑侬不结子。
关山月,月如弦,离人对此愁不眠。
关山月,月色清,此时相望倍含情。
月黯黯兮心亦苦,月溶溶兮泪如雨。
明月不关人,幽怀自难抚。
君不见故园月影高,衔杯宴赏醉清宵。
新歌妙舞兴偏豪,每虞风雨来相挠。
云何对月情转切,终夜徘徊心似结。
蟾光远近应相同,不忍边城看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