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閒居(其十七)》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独特感受与心境。
首句“涉世殊劳顿”,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尘世生活的深切体会,劳顿疲惫,暗示了世事的艰辛与复杂。接着,“多从病后知”一句,通过个人经历的病痛,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不易与脆弱,病后的体验让人心生感慨。
“方圆皆有失,喜怒总成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无论是处世的圆滑还是坚持原则的方正,都可能在现实面前有所缺失;而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往往让人陷入痴狂的状态,难以自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常态的无奈与反思。
“信步寻幽晚,穿林听鸟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光中的一幅静谧画面。他漫步于幽静之地,晚霞映照,林间鸟鸣,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最后一句“忽闻吾社事,明日又吟诗。”则以轻快的笔触收尾,透露出诗人对社会动态的关注,以及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我情感和思考的习惯。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生活的多面性,也暗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社会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忙碌尘世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