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变歌三章(其一)

洪江通海潮,朝往复暮来。

岊水下洪江,何时逐潮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洪江与大海相通的壮丽景象,以及江水日夜不息的流动。诗人以“洪江通海潮,朝往复暮来”开篇,生动展现了江水与海洋之间的互动,仿佛江水在日出时分奔向大海,而夜晚则又逆流而上,返回洪江。这种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规律性,也蕴含着生命的循环与流转之意。

接着,“岊水下洪江,何时逐潮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江水流动的思考。这里的“岊水”可能是指洪江中的一段特定水流,或是诗人想象中的某一特定水流。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何时才能随着潮水回到起点?这个问题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追问,也是对人生旅程的反思,暗示了对归宿和循环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宇宙、时间和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探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子夜变歌三章(其二)

我欲渡螺江,螺女不可遇。

人知子夜来,不知子夜去。

形式: 五言绝句

子夜变歌三章(其三)

汉王昔垂钓,白龙从天来。

至今龙起处,犹傍汉王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东园

汶口园仍好,商于草已芜。

谁歌采芝曲,高调满江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题画

商意变绿荷,秋风落江渚。

零露忽泥人,愁闻鹡鸰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