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楼分韵得未字

南州冬多温,一雪已可贵。

今年腊三白,故足苏品汇。

朝来并危栏,举酒聊自慰。

翩翩著客衣,漠漠乱云气。

圭璧满天地,造物初不费。

更邀二三友,晤赏见风味。

烛至仆尚更,酒苦饮亦既。

仍遣探梅花,已折南枝未。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翻译

南方冬天温暖,一场雪已属罕见。
今年腊月里下了雪,足以让人心情舒畅。
早晨倚着高栏杆,借酒浇愁自我安慰。
身着旅人衣物,眼前乌云漫漫。
天地间如圭璧般洁白,大自然的馈赠无需代价。
再邀请几位好友,共赏这独特的景色和风味。
蜡烛燃尽我仍未尽兴,苦涩的酒也已喝下。
还派人去探望梅花,南边的枝头还未开败。

注释

南州:指南方的某个地区。
腊三:农历十二月的第三个戌日,有下雪的习俗。
危栏:高高的栏杆,可能指窗台或阳台。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或衣着华丽。
漠漠:形容乌云密布的样子。
圭璧:古代贵重的玉器,这里比喻雪景的洁白。
造物:大自然。
风味:指景色或事物的独特韵味。
仆:谦称自己。
探梅花:去寻找梅花开放的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登楼的温馨画面。诗人首先写道南州冬天多数温暖,一场雪花已经是难得的美景。接着,年末腊月里三次下雪,足以让人们对苏品(可能指某种特产或佳肴)的期待得到满足。

在寒冷的早晨,诗人站在危栏之上,举杯酒自我慰藉。这时,他穿着飘逸的客居服饰,周围是迷离的云气。天地间充满了圭璧般的雪花和自然界初塑时的完美无瑕。

诗人邀约二三知己,一起赏析这份难得的风味。烛光至,仆役尚在更换,而酒虽苦涩,也已经饮用完毕。诗人仍然派遣探寻梅花,但南枝上的梅已被人摘断。

整首诗通过对雪中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自在悠然。此外,这也体现了一种超脱物外、享受独自时光的心境。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喜雨呈安国(其三)

向来恻怛哀矜意,便觉雨满乾坤间。

城东大士宁关汝,民倚邦侯如泰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喜雨呈安国(其四)

凉生椽笔试乌丝,妙语便作星斗垂。

我亦小窗无一事,细倾新酒和公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怀伯承兄赋此以寄

披云得新腴,煮泉听松风。

香永味自真,不与馀品同。

悠然泊莫留,归来隐疏钟。

念昔湘滨游,年年撷芳丛。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落硙快先啜,鼓腹欣策功。

夜灯紫筠窗,香生编简中。

谁与共此乐,臭味有邻翁。

朅来七里城,日月转飞蓬。

山川岂不好,予忧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复无穷。

形式: 古风

游池州齐山

旧闻齐山胜,抱病来登临。

苍然俯平湖,秀出几百寻。

穹石天与巧,修篁近成林。

高攀极巉岩,俯探穷窈深。

爱此坚贞姿,摩挲会予心。

忆行西湖岸,亦复多嵚崟。

颇恨人力胜,刻画时见侵。

谁知丑石面,乃亦变孔壬。

何如榛莽间,屹立长森森。

天然抱幽独,妙质逢赏音。

支筇到绝顶,孤亭指遥岑。

樊川有留咏,兀坐一长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