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邑道中见易水愤胡马之污清流也

萧萧易水表前名,叹息荆卿事未成。

壮士秦廷空浪死,衣冠是日仅偷生。

膻尘遂染寒风色,茄管宁知变徵声。

最下流头经马饮,春来岸草尚欹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荆轲及其故事的感慨与反思。首联“萧萧易水表前名,叹息荆卿事未成”描绘了易水边的萧瑟景象,象征着荆轲未完成的壮志和遗恨,引发读者深思。颔联“壮士秦廷空浪死,衣冠是日仅偷生”对比了荆轲的英勇牺牲与当时官僚阶层的苟且偷安,揭示了英雄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颈联“膻尘遂染寒风色,茄管宁知变徵声”运用比喻手法,将胡人的侵扰比作污染了清流的膻尘,而茄管(乐器)则象征着无法传达真正情感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外敌入侵对文化与精神的破坏。尾联“最下流头经马饮,春来岸草尚欹倾”以自然景象的衰败暗示社会风气的败坏,即使在春天,岸边的草木依然倾斜,象征着恢复的艰难与希望的渺茫。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易水这一历史背景,抒发了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晓发新城喜见西山山色尚在明灭间也

忽扫尘容向郁葱,西山结色有无中。

轻云自在分晴岫,杂树因依合远空。

极目安知春所际,息心堪与日相同。

颇疑朝市喧阗处,独有烟霞出晓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薄暮将至涿鹿诸峰片片可数明月忽自东相映矣

朝夕看山山暂亲,苍玄眼际划然陈。

自缘丘壑关情素,转觉风烟入望新。

随意行云思就客,无心去鸟巧先人。

稍需明镜飞天上,更作千峰一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季夏六日过徐九一小坐同集者为方肃之周仪伯分得先字二首(其一)

触热相烦度午烟,同人不速乃翩翩。

微勤问业归文酒,即事求心寄石泉。

美酝三升方计日,冰壶一片已千年。

颇疑大隐金门地,尚有无怀共葛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季夏六日过徐九一小坐同集者为方肃之周仪伯分得先字二首(其二)

同异苔岑又十年,久拚世法与周旋。

人间独傲俱馀子,海内相知祇数贤。

晨夕何甘心外迹,古今谁是踵如肩。

旧闻閒暇披衣者,言笑无厌未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