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皋夔周公佐中古,萧曹房杜兴汉唐。

因时因事修治效,不谈道学亦何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皋夔周公辅佐古代盛世,萧曹房杜开创汉唐繁荣。
根据时代和事务来整治国家,不提玄理学术也无妨。

注释

皋夔周公:古代贤臣,如皋陶、夔龙、周公旦等。
佐:辅佐。
中古:古代盛世。
萧曹房杜:汉代名臣萧何、曹参、房玄龄、杜如晦。
兴汉唐:开创汉朝和唐朝的繁荣。
因时因事:顺应时势,针对具体事务。
修治:治理国家。
道学:儒家的道德学问。
何妨:有什么妨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象祖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历史上的几位杰出人物——周公、佐、中古的某位人物、萧曹(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萧何和曹操)以及房杜兴汉唐(可能是指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在唐代的贡献)的提及,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治国安邦、效法先贤的赞誉。

诗中的“因时因事修治效”表明这些历史人物能够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取得显著成效。而“不谈道学亦何妨”则表达了即使不讨论深奥的道德学问,也不会有大的过失。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实践与效果的重要性。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历史观和治国理念,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崇尚实用、重视历史经验的思想倾向。

收录诗词(1)

王象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山光水色两依依。

形式: 押[微]韵

句(其四)

陟彼南山采。

形式:

先人旧题东山墓亭三绝(其一)

入堂无复见双亲,建此来宁似在神。

天地深恩难以报,含悲唯有泪沾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句(其二)

茎抽银线细,根结水晶寒。

形式: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