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泉寄知军郎中

崎岖荆门山,丛起为东阨。

阳冈盘气势,阴窦融液脉。

源濯云根移,流喷石罅拆。

呀呀两岸间,平涧才数席。

环岸贮清泚,古镜照秋色。

恬风不生纹,至底无隐物。

澄辉泛岚翠,净影溶天碧。

潜花深囧囧,荫树高崒崒。

清光照毛发,爽气洒肌骨。

如入冰壶中,亭宇何鲜饰。

瓶罂日往来,举汲易为力。

短绠何劳人,轻舠恰容客。

当时竟陵翁,老死却不历。

品第十九泉,遗此良可惜。

此泉惠此土,唯日流不息。

作诗颂惠泉,勉哉君子德。

形式: 古风

翻译

崎岖的荆门山,丛聚成东方的险隘。
阳光下的山冈盘旋有气势,阴暗处溪流汇集成脉络。
源头洗净了云根,水流从石缝中激射而出。
两岸之间水声潺潺,平缓的涧水仅几席宽。
河岸四周储满了清澈的流水,如同古老的镜子映照着秋天的景色。
和风拂过水面不起波纹,水底的一切清晰可见。
光芒在山岚翠色中荡漾,纯净的倒影融入蓝天。
隐藏在深处的花朵幽深,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
清冷的光晖照亮毛发,凉爽的气息洗涤肌肤。
仿佛置身于冰壶之中,周围的亭台楼阁装饰鲜明。
每日瓶罐来往,取水轻松便捷。
短绳提水无需多力,小舟刚好容下行人。
当年竟陵的老人,一生未能尝此泉滋味。
这是第十九泉,他未能亲历实为遗憾。
这泉水恩泽这片土地,日复一日流淌不止。
我为此泉作诗赞颂,希望君子们的美德得以发扬。

注释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荆门山:地名。
阳冈:向阳的山冈。
阴窦:阴暗的溪谷。
濯:洗涤。
云根:云雾缭绕的地方。
呀呀:水流声。
数席:几席宽。
清泚:清澈。
古镜:比喻清澈的水面。
恬风:和风。
纹:波纹。
岚翠:山岚的绿色。
天碧:天空的蓝色。
潜花:隐藏的花朵。
囧囧:幽深的样子。
荫树:遮荫的大树。
崒崒:高耸的样子。
毛发:人的皮肤。
爽气:凉爽的气息。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
鲜饰:装饰鲜明。
瓶罂:古代盛水的器皿。
轻舠:小船。
竟陵翁:指古人。
历:经历。
品第十九泉:指特定的泉水。
良可惜:可惜。
流不息:持续不断。
惠泉:恩惠之泉。
勉哉:鼓励之意。
君子德:君子的美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山间泉水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泉水不竭的赞美之情。诗中“崎岖荆门山,丛起为东阨”一句已设定了一种雄伟、幽深的山间氛围,而“阳冈盘气势,阴窦融液脉”则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在光与暗中的不同状态,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

泉水的流动被形容为“源濯云根移,流喷石罅拆”,既表现了其清澈见底,又透露出其力量之强大。两岸间的平涧仅如几席之广,更凸显出泉水在山间的独特存在。

诗中还通过“环岸贮清泚,古镜照秋色”一句,将泉水比作古镜,以此来形容其清澈明净、能够映射出周遭景色的特质。而“恬风不生纹,至底无隐物”则更深化了这种意境,表达了泉水的宁静与纯洁。

接下来的几句,“澄辉泛岚翠,净影溶天碧。潜花深囧囧,荫树高崒崒。清光照毛发,爽气洒肌骨。”继续描绘了泉水所在的自然景观,其中“潜花”、“荫树”等词语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层次分明的山林图景。

而“如入冰壶中,亭宇何鲜饰。瓶罂日往来,举汲易为力。”则是对泉水给人带来的凉爽感觉和取用之便利的赞美,通过“短绠何劳人,轻舠恰容客”一句,更增添了一种悠闲自得的人文情怀。

诗的最后几句,“当时竟陵翁,老死却不历。品第十九泉,遗此良可惜。此泉惠此土,唯日流不息。”表达了对这处泉水长久供给之恩惠的感激和对自然美景永恒存在的期望。而“作诗颂惠泉,勉哉君子德”则是诗人将自己的赞美之情通过诗歌传达,并以此勉励他人,希望他们也能像自己一样珍惜这份天然恩赐。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山间泉水的自然美景,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

句龙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新繁句氏盘溪(其一)

黄尘没车毂,平地得林丘。

花木风光早,陂池烟雨秋。

不弹长剑铗,甘赋大刀头。

九轨利名痼,逢君应少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新繁句氏盘溪(其三)

客至辄命酌,为言花已开。

青山长委髻,白骨旧生苔。

不饮固痴绝,能诗宜数来。

颇忧明日雨,红紫落成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新繁句氏盘溪(其二)

从俗鲜所得,九牛中一毛。

强牵麋鹿性,要学豹龙韬。

野服颜常好,晴窗首自搔。

向来误应聘,尘土污吾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题新繁句氏盘溪(其四)

胜簪不肯黑,浮颊故能红。

心寄尘埃外,春归杖履中。

径松青谡谡,庭草碧茸茸。

无术系白日,年光如转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