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北平阳郡丞守庐陵

负弩谁先五马驱,棠阴骊唱为踟蹰。

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

孤竹风流增卧辙,豫章春色待分符。

无言此别河山邈,露冕声名满帝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送北平阳郡丞守庐陵》。诗中描绘了对即将离任的官员的深情送别,以及对其政绩和品德的高度赞扬。

首联“负弩谁先五马驱,棠阴骊唱为踟蹰。”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出送别的氛围,通过“负弩”、“五马驱”、“棠阴骊唱”等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庄重与哀愁。其中,“五马驱”借指官吏出行的仪仗,而“棠阴骊唱”则暗示了即将离任的官员的政绩与百姓的不舍之情。

颔联“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高度评价了这位官员的政绩,称其为“循良”,即遵循正道、治理有方的官员,是国家中兴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赞美他重新开启了保护民众、稳定社会的事业,如同楚国的图谋一样,充满了远见与决心。

颈联“孤竹风流增卧辙,豫章春色待分符。”进一步赞扬了官员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力。孤竹风流,比喻其文采斐然、风度翩翩;豫章春色,则象征着即将前往的新任地充满生机与希望。分符,古代官员出行时携带的符节,此处暗指官员即将前往新的岗位继续服务。

尾联“无言此别河山邈,露冕声名满帝都。”表达了对离别时的沉默与不舍,以及对官员离开后,其名声与功绩将被帝都乃至全国所传颂的期待。河山邈,形容距离遥远,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与牵挂;露冕,即官员外出时戴的帽子,此处借指官员的身份与地位,强调其离任后仍能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离任官员的深情告别,也是对其政绩与品德的高度肯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官员为官之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甬东吕山人自蓟复游晋,因览天海,骊歌有赠

道辟在重华,道隐在素王。

其流蔚无尽,散之丘壑旁。

抗志倘弗徇,草木增芬芳!

卓哉吕家二,又称四明狂。

一与五岳盟,托瞩殊未央。

论交齐显遁,和歌叶宫商。

少微丽中天,海宇挹精芒。

长啸断虹霓,坐客慨且慷。

逸驾不可攀,白云载翱翔。

孤竹留丛祠,千里携椒浆。

清风飒然来,参差开君裳。

三叹怀伊人,圣贤亦摧藏。

枯卉带寒澌,古碛啼蛩螀。

事去能复征,山川郁相望。

余愧老抱关,投袂暂徜徉。

蚤岁阻越徼,暮龄逢燕疆。

遂此平生欢,十日为持觞。

但识径寸丹,无嗟颠毛苍!

愿言往从之,王命或靡遑。

铅椠大有权,戈戟分余光。

行游固莫偕,欢燕诚难忘!

出门歧路多,雨雪纷河梁。

还问御者期,离合岂必常?

所至猿鹤迎,何异归旧乡?

婚嫁谅已毕,松菊任其荒。

顾谓向子平,遐举非柴桑。

为君赋骊驹,君马玄以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再游无终洞

无终有国已难寻,洞口谁为梁甫吟?

一片白云飞不去,徘徊似识主人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赠无终洞道士

七日山中已烂柯,岂期再为道人过?

年来鹤驭经多少,纵有无终奈尔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悼石匣松

荏苒凋双鬓,萧条叹四松。

虬枝虚夜月,鸾影乱幽踪。

骨任狂锋剖,青怜故友浓。

都知多劲节,不道更犹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