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辞应诏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悲凉情境。开篇“敛眉光禄塞,還望夫人城”两句,以“敛眉”形容昭君的美丽与哀伤之态,“光禄塞”和“夫人城”则是她所留恋的地方,从中可感受到诗人对于远离家园、孤独无伴的昭君的同情。

接着,“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两句,通过对鲜花飘落和泪水涟涟的描写,传达了昭君内心的哀愁与悲凉。这里的“红颜”不仅指鲜花,更象征着青春美丽的消逝,以及因离别而引发的情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两句,则描绘了昭君在严寒中跨越冰河、踏雪前行的艰难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诗人渲染出了昭君远嫁异域所遭受的心灵与肉体上的双重苦楚。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感。“胡风”指的是来自北方草原的寒风,而“夜月”则给人一种清冷孤寂之感。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昭君在异乡的凄凉与孤独。

最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两句,以音乐为媒介,表现了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主题。“方调”指的是中原的乐曲,而“胡笳声”则是北方草原的乐音。昭君在异乡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仅反映了她对故土的怀念,也象征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示了王昭君远嫁异域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美丽与哀愁、孤独与怀念等主题的情感抒发。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看舞诗

鸾回不假学,凤举自相关。

到嫌衫袖广,恒长碍举鬟。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秋日诗

苍茫望落景,羁旅对穷秋。

赖有南园菊,残花足解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夜望单飞雁诗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

歌撩李都尉,果掷潘河阳。

隔花遥劝酒,就水更移床。

今年喜夫婿,新拜羽林郎。

定知刘碧玉,偷嫁汝南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