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峡山清伦师

褰衣汲灵水,混涤巾履尘。

烟霭霁杉竹,澄凝此心神。

高僧洒真雨,泽彼寒草春。

华月写空印,清霜肃斋身。

犹言振金策,归作耶溪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提起衣服去汲取山泉的灵水,清洗头巾和鞋子上的尘埃。
烟雾散去,杉竹显得更加清晰,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高僧如甘霖般洒下法雨,给寒冷的草木带来春天般的滋润。
明亮的月亮映照在空中,清冷的霜露使身心变得庄重。
如同拿着金质的律令,我决心回归,成为耶溪边的邻居。

注释

褰衣:提起衣服。
灵水:山泉水。
混涤:清洗混合。
巾履:头巾和鞋子。
烟霭:雾气。
霁:消散。
杉竹:杉树和竹子。
洒真雨:洒下佛法。
泽:滋润。
寒草:寒冷的草木。
华月:明亮的月亮。
空印:映照天空。
肃斋身:使身心庄重。
振金策:持金律令。
耶溪邻:耶溪边的邻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峡山清伦师时的情景。首句“褰衣汲灵水”展现了诗人轻装提步,前往汲取山中清澈的泉水,洗涤身心的尘埃。接下来的“烟霭霁杉竹”描绘了雨后雾气缭绕在杉竹之间,景色清新宁静,让人心灵得以净化。

“澄凝此心神”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中的内心感受,心境变得清澈明净。接着,“高僧洒真雨”暗指高僧的佛法如甘霖,滋润着寒冷的草木,也给诗人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和启示。

“华月写空印”运用比喻,将明亮的月光比作空中的印记,映照出清朗的夜色,诗人在此刻感到身心洁净,准备迎接新的生活。“清霜肃斋身”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肃穆,诗人以清霜自励,保持斋戒的虔诚。

最后两句“犹言振金策,归作耶溪邻”表达了诗人受到启发后,决心以更加坚定的态度修行,甚至考虑将来可能在此地附近定居,成为耶溪边的邻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禅修体验,传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

释简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垒沉寒笛,霜空击怒雕。

形式: 押[萧]韵

入山亭

荒芜行尽处,幽亭聊暂止。

带雨策孤筇,登高从此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师子岩

昂空势不已,踞地何雄哉。

白云遮不得,依旧山头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听泉亭

寒泉漱石齿,淅沥鸣瑶琴。

坐来毛骨清,分明太古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