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湖七首(其四)

平波潋滟羡双鸥,草借晴光绿满洲。

花事又残人未到,一时凭遍画山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宁静美景。首句“平波潋滟羡双鸥”,以“平波潋滟”展现湖面的平静与波光粼粼之美,而“羡双鸥”则通过羡慕水鸟的自由自在,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次句“草借晴光绿满洲”,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草木赋予了生命,它们在晴朗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片翠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花事又残人未到”,点出了季节的更迭,花朵虽已凋零,但人还未至,暗示着诗人在等待着什么,可能是期待着有人来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或是期待着某种情感的交流。最后一句“一时凭遍画山楼”,“画山楼”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个观景的高处,诗人在这里停留了很久,似乎在思考、回忆或期待,直到时间流逝,他才离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

潘旸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鸳湖七首(其五)

望望蒹葭拥去艭,愁分寒影渡枫江。

无端想起芙蓉衩,绣出鸳鸯七十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鸳湖七首(其六)

种成修竹待栖鸾,三五东生月影团。

重到歌楼看寂寂,蘼芜深映碧窗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鸳湖七首(其七)

五色云开宝镜升,繁华旧日转难凭。

桃花惯逐春流水,何事渔郎认武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居画阁次秋潭韵

卜筑微分小径阴,山花落果骇飞禽。

曾闻野鹤如人瘦,自觉冥鸿得趣深。

一簇烟云供远眺,数声鸡犬隔疏林。

此地由来可乘兴,何时抛卷足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