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洞虚钱道士楼居》描绘了秋日凉风中道士的生活情景。首句“凉风动高梧”以高大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渲染出清冷的氛围。接着,“登楼挹清暑”写道士登楼纳凉,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凉。诗人表达出对道人心境的赞赏,他内心无所追求,整日悠然自得。
“于心无所营”直接揭示了道士超脱世俗,心境淡泊的特点。随后,“永日自闲处”进一步强调他的闲适生活,无事可做,整日沉浸在宁静之中。自然界的细节也被细腻捕捉:“流云生远空,当昼忽微雨”,暗示着天气的变化,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两句“江禽带湿回,枝上相对语”,通过江边的禽鸟在雨后带着湿润的羽毛归巢,以及它们在树枝上相互交谈的情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也寓言了道士与世无争,与自然共融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