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虚阁

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

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

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隐居在这里,远离尘世纷扰,生活轻松自在,就像江边的村庄。
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深深掩映,我家门第繁盛,衣冠显赫。
山间的云雾时而聚集,时而散开,湖水清澈或混浊,自成一派景象。
家族的美德被载入史册,子孙后代传承着优良家风。

注释

幽居:隐居。
少:少有。
尘事:世俗之事。
潇洒:轻松自在。
江村:江边的村庄。
苔藓:青苔。
深:茂密。
三径:三条小路。
衣冠:指士大夫人家。
盛:繁盛。
岭云:山间云雾。
聚散:聚集和散开。
湖水:湖面。
清浑:清澈或混浊。
世德:世代的美德。
书:记载。
芳史:美好的历史记录。
传家:家族传承。
令孙:优秀的子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自述其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的喧嚣,选择了一个清净幽雅的环境来居住,这种环境让人感觉到一种如同江畔小村般的宁静与闲适。"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家宅被青苔所覆盖,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表现了家族的繁盛和文明。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通过对山岭云雾聚散不定的描写,以及湖水清澈见底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最后两句"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美德和文化传承的自豪,以及对后代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家庭生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游嘉州龙岩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万山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

自比诚不惭,山水亦奇秀。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形式: 古风

上田待制诗

日落长安道,大野渺荒荒。

吁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强。

山大地脉厚,小民十尺长。

耕田破万顷,一稔粟柱梁。

少年事游侠,皆可荷弩枪。

勇力不自骄,颇能啖乾粮。

天意此有谓,故使连西羌。

古人遭边患,累累斗两刚。

方今正似此,猛士强如狼。

跨马负弓矢,走不择涧冈。

脱甲森不顾,袒裼搏敌场。

嗟彼谁治此,踧踧不敢当。

当之负重责,无成不朝王。

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洸洸。

右手握麈尾,指麾据胡床。

郡国远浩浩,边鄙有积仓。

秦境古何在,秦人多战伤。

此事久不报,此时将何偿。

得此报天子,为侯歌之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与可许惠所画舒景以诗督之

枯松怪石霜竹枝,中有可爱知者谁。

我能知之不能说,欲说常恐天真非。

羡君笔端有新意,倏忽万状成一挥。

使我忘言惟独笑,意所欲说辄见之。

问胡为然笑不答,无乃君亦难为辞。

昼行书空夜画被,方其得意尤若痴。

纷纷落纸不自惜,坐客争夺相谩欺。

贵豪满前谢不与,独许见赠怜我衰。

我当枕簟卧其下,暮续膏火朝忘炊。

门前剥喙不须应,老病人谁称我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