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爱竹知人忆故山,食贫过午尚悬箪。
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题为《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爱竹知人忆故山"一句,通过竹子寓言诗人的品格高洁,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食贫过午尚悬箪"则描绘了诗人即使生活清贫,午餐后仍保持简朴,悬挂着篮子等待食物的形象,展现出其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需求的低姿态。最后两句"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诗人请求朋友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小诗,都能像韩愈、孟郊那样的豪放与质朴,传达出一种追求文学真挚情感的寒士情怀。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节俭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记得诗来半说花,不言长道苦风沙。
知公不薄峤南使,政似昔人何以家。
布谷收声老尽秧,直缘避潦有今忙。
歌呼嘹亮相欢杂,肯愧悠悠道上商。
起看山月堕金盆,不料阴晴忽异门。
我亦忍饥无复睡,绝怜甑倒又空樽。
连朝风雨已如秋,颇念林园柿栗收。
谩说为生鄙计算,迩来盐米屡关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