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山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

麟台少监旧仙郎,洛水桥边坠马伤。

尘污腰间青襞绶,风飘掌上紫游缰。

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犹赖德全如醉者,不妨吟咏入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麟台少监曾是仙官,洛水桥边不幸落马受创。
尘土弄脏了他腰间的青色丝带,风中飘摇着掌上的紫色马缰绳。
乘车去著作郎处询问病情,断臂的三公必定会送来疗伤良方。
幸好品德完好如醉汉般无损,不妨将此事吟咏成诗篇流传。

注释

麟台少监: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某位官员。
仙郎:对官员的尊称,犹如仙人般的官员。
洛水桥边:洛阳的桥边,可能暗示地点或事件发生地。
坠马伤:遭遇马匹失蹄或事故导致受伤。
尘污:灰尘弄脏。
青襞绶:青色的丝带,古代官员的装饰品。
风飘:在风中飘动。
紫游缰:紫色的马缰绳,显示身份高贵。
折臂三公:指高位官员,可能因伤残而被称为‘折臂’。
送方:送来治疗方案或药方。
德全:品德完整无缺。
如醉者:比喻人处于某种状态,此处可能指心态平和。
吟咏:作诗吟唱。
篇章:诗文作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士人,因不慎坠马受伤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的关心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麟台少监旧仙郎”一句直接点出了人物的身份和他超凡脱俗的一面。“洛水桥边坠马伤”则展示了意外的不幸事件。接下来的两句,“尘污腰间青襞绶,风飘掌上紫游缰”,生动地描绘了仙郎跌落后的狼狈模样,同时也映衬出他平日里清高脱俗的情操。

“上车著作应来问”表明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而“折臂三公定送方”则透露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相照顾的美好。最后,“犹赖德全如醉者,不妨吟咏入篇章”,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也反映出即便是身处困顿之中,依旧能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情怀,并将这种情感化作诗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流畅的韵律,不仅描绘了一场意外的坠马事故,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情谊的深厚,以及面对困境时保持优雅态度的生命智慧。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罢郡归洛阳闲居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

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

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罢郡归洛途次山阳留辞郭中丞使君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

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

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洛阳归客明朝去,容趁城东花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一)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二)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锤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