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

戎马疮痍已十年,浔阳灰劫倍堪怜。

水分九派涛声阔,山抱孤城塔影悬。

野烧荒原衔落日,秋风废垒起残烟。

萧骚此际江州客,一曲《琵琶》意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戴宏烈的《九江》描绘了战乱后浔阳地区的凄凉景象。首句"戎马疮痍已十年"表达了对连年战乱的深深忧虑,十年的战火使地方满目疮痍。"浔阳灰劫倍堪怜"进一步强调了灾难的严重性,浔阳城如同遭受了巨大的劫难。

"水分九派涛声阔"写长江支流众多,涛声浩渺,但在这片废墟中显得尤为悲壮。"山抱孤城塔影悬"则通过孤城和塔影的描绘,展现出城市的孤立与破败,塔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孤独。

"野烧荒原衔落日"描绘了野外的荒原被野火烧过,夕阳余晖映照着残垣断壁,增添了画面的荒凉感。"秋风废垒起残烟"则以秋风和袅袅升起的烟雾,渲染出一种衰败与寂寥的气氛。

最后,"萧骚此际江州客,一曲《琵琶》意惘然"以客居江州的人的内心感受作结,听到琵琶声,不禁心生感慨,情绪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战乱后九江的沧桑与诗人内心的哀愁。

收录诗词(3)

戴宏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孙大振公云间

卧病荒村叹索居,故人怀抱近何如。

一时湖海交游尽,千里河山战伐余。

夜雨空庭常对鹤,秋风古渡正烹鱼。

遥怜有客飘零久,不寄征鸿尺素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初闻罢官

到今方赐罢,执政恕微官。

覆局终何定,才休便已安。

旁人为削色,稚子羡加餐。

正好赋归去,《移文》报北山。

形式: 五言律诗

八月十八日观潮

头白灯明急管催,高楼晴槛倚江开。

潮声夜静千帆转,断岸风回万马来。

吴越山川供醉眼,古今天地独登台。

九秋萧瑟谁堪赋,滚滚词人庾信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钝庵岁暮杂感(其一)

年少才名也自雄,老来城北半飘蓬。

闭门种菜浑闲事,输与人间霹雳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