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剪蜡霜前色太深,何如万萼占春阴。
今朝懒不行花径,插遍铜彝供石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对美好景物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开篇“剪蜡霜前色太深”,蜡梅的花色在早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深沉,这里的“剪”字用得很妙,既形象地描绘了蜡梅花瓣如剪刀般锋利,也传达了一种精致与冷艳。接着“何如万萼占春阴”,诗人以此景对比,似乎在问自己,如此美好的蜡梅花色,又如何能与繁盛的春天相比呢?这里的“万萼”指的是万物生长的景象,而“占春阴”则暗示了春日里万物争艳的氛围。
诗人随后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今朝懒不行花径”,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诗人却感到一种惰性,不愿意去踏足那些繁华的花径。这种情感可能源于对喧嚣世俗的避讳,也可能是对内心世界的深沉体验。
最后两句“插遍铜彝供石林”,诗人选择了静谧的环境,用古代的香炉——铜彝,在幽静的石林间供奉蜡梅,似乎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保存和欣赏这份美好。这里的“插遍”表明了一种全神贯注且细致入微的情感投入,而“石林”则营造出一片超然世外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他们在面对繁华与寂寞时所表现出的内心世界。通过蜡梅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精神净土的情怀。
不详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天留孤艳照青春,横目何人解识真。
蒸栗琢成渠不爱,内间栀貌几番新。
春风一树斩新开,尽日花边转几回。
怪底玉颜含瘴色,谪仙曾住夜郎来。
树绕高花兀老苍,风流旧日汉黄香。
虽非有意争妍暖,岂是无心避雪霜。
满园春物正关情,忽到梅边眼倍明。
别有醉馀霞脸在,大都风格尽飞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