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图二十一首(其十五)登场

禾黍已登场,稍觉农事优。

黄云满高架,白水空西畴。

用此可卒岁,愿言免防秋。

太平本无象,村舍炊烟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稻谷和小米已经收割完毕,农民们的农活显得轻松一些。
金黄色的稻谷堆积在高高的架子上,清澈的河水空流过西边的田地。
有了这些收成,我们能度过这一年,只希望不再需要防备秋天的歉收。
社会安定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乡村里的袅袅炊烟象征着和平宁静的生活。

注释

禾黍:稻谷和小米。
稍觉:略微感到。
农事优:农活轻松。
黄云:堆积的稻谷。
高架:存放稻谷的架子。
白水:清澈的水。
西畴:西边的田地。
可卒岁:足以度过一年。
防秋:防备秋天的歉收。
太平:社会安定。
象:模式。
炊烟:袅袅炊烟。
浮:飘荡。

鉴赏

这首宋代楼璹的《耕图二十一首(其十五)登场》描绘了秋季丰收的场景。"禾黍已登场",形象地展示了田间稻谷和黍子已经收割完毕,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初步的成果。"稍觉农事优"则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欣慰,觉得今年的农事较为顺利。

"黄云满高架"运用比喻,将堆积如山的谷物比作黄云,展现出丰收的丰盈景象。"白水空西畴"则描绘了田地在收割后显得空旷,只有清澈的水流在西边的田野上流淌,增添了宁静的田园风光。

诗人接着表达,这样的丰收足以支撑一年的生活,"用此可卒岁",意味着粮食储备充足,可以安然度过接下来的时光。"愿言免防秋"则寄托了农民希望免除秋季的防备,不必担心饥荒,体现出对平安生活的期盼。

最后两句"太平本无象,村舍炊烟浮"揭示了诗人的理想社会状态,即太平盛世并非外在可见的宏大景象,而是体现在寻常百姓家的炊烟袅袅,象征着安宁和谐的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和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

楼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耕图二十一首(其二十)筛

茅檐閒杵臼,竹屋细筛簸。

照人珠琲光,奋臂风雨过。

计功初不浅,饱食良自贺。

西邻华屋儿,醉饱正高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耕图二十一首(其五)碌碡

力田巧机事,利器由心匠。

翩翩转圜枢,衮衮鸣翠浪。

三春欲尽头,万顷平如掌。

渐暄牛已喘,长怀丙丞相。

形式: 古风

耕图二十一首(其十七)簸扬

临风细扬簸,糠秕零风前。

倾泻雨声碎,把玩玉粒圆。

短裙箕帚妇,收拾亦已专。

岂图较斗升,未敢忘凶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耕图二十一首(其十三)灌溉

揠苗鄙宋人,抱瓮惭蒙庄。

何如衔尾鸦,倒流竭池塘。

䆉稏舞翠浪,籧篨生昼凉。

斜阳耿衰柳,笑歌閒女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