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江驿却寄苏州一二同志

候馆人稀夜自长,姑苏台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簟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叶湿萤光。

西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画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客舍人少夜晚格外长,远处姑苏台树木一片深青。
江河水位下降高楼显得更加遥远,银河伴随秋色归来竹席泛起凉意。
月光移动照亮梧桐树梢,鹊鸟的身影随之变换,露水低垂浸湿了红叶,也沾湿了萤火虫的微光。
西园中的诗友们定有许多思绪,切莫只沉醉在歌舞中而忽略了周围的美好景致。

注释

候馆:客舍,旅馆。
人稀:人少。
夜自长:夜晚感觉特别漫长。
姑苏台:古代著名楼阁,此处代指远方的美景。
树苍苍:树木茂盛,颜色深青。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
潮落:潮水退去。
高楼迥:高楼显得遥远而孤独。
河汉:银河,这里借指夜空。
秋归:随着秋天的到来。
广簟:宽大的竹席,代指凉爽的寝具。
月转:月亮移动,表示时间的推移。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
移鹊影:树影摇动,鹊鸟的身影也随之移动。
露低:露水浓重,快要滴落。
红叶:红色的树叶,象征深秋。
湿萤光:湿润的环境让萤火虫的光显得更暗淡。
西园:园林名,也可泛指文人雅集之地。
诗侣:诗人朋友,文学上的伴侣。
多思:思绪丰富,多有感触。
莫醉:不要仅仅沉迷。
笙歌:音乐和歌声,代指娱乐活动。
掩画堂:遮盖了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也可理解为忽视了内在的文化氛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守望的景象,诗人在夜深之时,感到人迹稀少,心中有着淡淡的寂寞。"姑苏台远树苍苍"一句,则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姑苏台,那里的树木由于距离而显得苍苍郁郁,增加了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渺茫感。

江湖之滨,潮水退去,高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河汉秋归广簟凉"则是一幅秋夜景象的描绘,河汉星座归于夜空,而广簟(一种植物)带着清凉之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凄凉的情境。

月光下,碧梧树影摇曳,鹊鸟栖息其上,似乎也被这宁静的氛围所感染。"露低红叶湿萤光"则是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露珠挂在红色的叶子上,与萤火虫的光芒交相辉映,表现出一种淡雅而不失生动的意境。

最后两句,诗人似乎是在提醒那些与他有着共同理想和情感的诗侣们,在这宁静的夜晚,要多一些思索,不要沉溺于酒宴歌舞之中,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事情。"莫醉笙歌掩画堂"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忠告,也是诗人自己对于精神追求的一种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孤独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和精神生活的珍视和期待。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寄天乡寺仲仪上人富春孙处士

诗僧与钓翁,千里两情通。

云带雁门雪,水连渔浦风。

心期荣辱外,名挂是非中。

岁晚亦归去,田园清洛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当涂李远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

车前骥病驽骀逸,架上鹰闲鸟雀高。

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阳陵处士

旧隐青山紫桂阴,一书迢遰寄归心。

谢公楼上晚花盛,杨子宅前春草深。

吴岫雨来溪鸟浴,楚江云暗岭猿吟。

野人宁忆沧洲畔,会待吹嘘定至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远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