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归幽栖

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

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

涧急禽声少,松摇月影低。

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们在广阔的天空和银河中分离,我的思绪因思念而迷茫。
在春天的草地上重逢,我选择回归坐落在石屋西边的隐居之地。
山涧水流湍急,鸟儿的叫声稀疏,松树摇曳,月光低垂。
想要了解寂静的夜晚,连人的内心都害怕听到猿猴的啼鸣。

注释

霄汉:天空和银河。
分携:分离。
吟怀:诗人的思绪。
迷:迷茫。
春草外:春天的草地。
归隐:隐居。
石房西:石屋西边。
涧急:山涧水流湍急。
禽声:鸟叫声。
松摇:松树摇动。
月影低:月光低垂。
人静夜:寂静的夜晚。
怯:害怕。
猿啼:猿猴的啼鸣。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释斯植的《喜人归幽栖》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在春天的野外相遇,朋友选择在山石小屋中隐居的情景。诗中通过"霄汉分携久"表达了两人长时间的分离,"吟怀思欲迷"则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相逢春草外"写出了环境的清新宁静,暗示了友人生活的隐逸之趣,"归隐石房西"进一步强调了友人选择的远离尘世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涧急禽声少"以鸟鸣稀疏衬托出山涧的幽深和静谧,"松摇月影低"则通过动态的松影和低垂的月光,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宁和。

最后两句"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揭示了即使在如此静谧的夜晚,诗人仍能感受到一丝自然界的生动,那偶尔传来的猿啼声,似乎在提醒他,尽管环境清幽,但仍有生命的痕迹。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赏,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6)

释斯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云汉阁

高阁势凌虚,天涯入望微。

云藏山鸟影,春满野人衣。

积雨催花尽,寒樵背日归。

焚香端坐处,似觉世尘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登吴山

嵯峨宫树霭晴空,吴越迢迢一望中。

几处笙歌人远近,万重花柳路西东。

风生帘幕春云碧,水绕楼台海日红。

沙鸟自飞还自宿,百年无计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赋老将

猎猎征旗促晓鞍,几回临阵练兵官。

黄沙满塞黄云暗,白马嘶风白日寒。

汉语肯随蛮地改,战袍犹带血腥乾。

如今韬略浑无用,瘦骨萧条甲胄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道宫

千年兴废地,仙诀字犹存。

露重云生树,坛空月到门。

心清无外事,静极是真源。

此境非凡世,何人与续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